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五十七章 十年(上)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五十七章 十年(上) (1 / 4)
        天顺十年,距离朱钲登基已经是十年整,这十年来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科技的革新。

        天顺元年五月开始,北方完成改制的府县便开始组织修建铁路,这并非劳民伤财而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南方抄家获得的3000万两银子将全部用在此次的修建铁路上,也为此,大明帝国瞬间增加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钢厂。

        铁矿不够?直接从系统里购买,1两银子一吨纯度极高的铁矿可比直接采矿要廉价的多,此之外就是大量的牲畜。尤其是耕牛,在使用牛车拉矿石的同时,也把这些耕牛送往了大明各地,用于开垦新田地、建设皇庄。

        铁路的修建还在完成全国改制的前面,真正全国改制完成已经到了天顺二年的夏至,没办法,一个是距离太远,另外一个就是藏区、苗区等土司的问题,对此朱钲没有什么客气的,镇压为主、招抚为辅。

        先是一车车的粮食拉过去,找来土司询问是否愿意入城居住,如果愿意,那么粮食你带走,尽快的组织人入城。

        如果不愿意……

        肯定不会伤害到普通的百姓,但是那些土司和助纣为虐的叛逆下场可不是太好。死的便死了,活得那铁路可是还需要不少的劳力。

        此劳力可非彼劳力,虽然也让吃饱饭,但是却没有钱拿!

        不仅仅是这些叛逆,各地的牢房几乎都空了,全部被驱赶去修了铁路,太仆寺在各地都成立了铁路指挥使司衙门,由铁路指挥使负责一切钱粮供应、物资调配。

        这也是太仆寺最风光的时候,哪怕是那些知府、知县都要恭恭敬敬的捧着、敬着。

        也是从铁路开始,整个大明开始进入到工业化时期,因为几乎全部的劳动力全部转化成为了工人,除去皇庄之外,再没有人种田。

        没办法,当农夫辛辛苦苦一年才能赚多少银子?可是修铁路、进工厂、修驰道就不同了。

        驰道就是国道,连接全部的府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