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茅山老道士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茅山老道士 (2 / 3)
        “我这是‘大义灭亲’。”

        “会不会是三爷的父母正正得负了?”

        “语晴,你这个小丫头怎么也跟他们学坏了?”

        “嘻嘻嘻......”

        “哈哈哈......”

        封天出京城经天津奔河北,出了河北走河南山东到了江苏,这一路走走停停的走了七八天,可一路上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现刺客的踪迹,封天有些纳闷,这从帕敢回来快十天了,一直没有发现刺客的行踪,难道他们真的放弃了?

        封天一时也找不到头绪,只好继续装成游客四处闲逛,这一天封天他们来到了茅山。想到之前张道人说过,茅山也有‘灵气秘境’,是五行世家允许修士存在的地方,封天打算在茅山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茅山的‘灵气秘境’。

        茅山自古就是道教圣地,也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

        相传距今约5000年前,展上公善养生术,修炼于此植白李弥满,食之登仙,周时燕国人郭四朝,也曾修炼于玉晨观,成道后被敕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栖息于郁冈山古炼丹院(今乾元观)合神丹而升仙。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茅山也由此得名。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有《抱朴子》,是丹鼎派的重要人物。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宫观庵大多被损毁,现在对外开放的九霄宫、元符宫都是后人重建而成。

        封天一行第一站就是茅山主峰大茅峰巅的九霄万福宫,前有广场,东西各建山门一座,入宫首为灵官殿,过藏楼沿级而上为主体建筑太元宝殿,殿后有台曰飞升,台后一殿为二圣殿,左右分别建有白鹤厅、养真仙馆、迎旭道院、花厅、仪鹄道院、道舍、斋堂等建筑,均依山借势,层层而上。

        来九霄万福宫的游人很多,大部分都是来进香的,封天在九霄万福宫前后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不同,想想也是,这个万福宫是重建的,而且是旅游景点,就算有修士也不会在这里,修士毕竟是清修之辈,这地方熙熙攘攘凡尘气息太重,根本就不适合修炼。

        封天又来到了茅山积金峰南腰处的元符万宁宫,穿过睹星门来到了灵官殿,去万福宫大多是上香的,来万宁宫大多数是求符的,封天刚走到灵官殿门口就是一愣,因为他感受到了灵气,这股灵气不是来自大殿里,而是大殿门口右侧不远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一个道士打扮的老人,头发稀疏胡子花白,穿一件麻布道袍,道袍很是破旧,窟窿补丁的还满身油迹,斜靠在墙上,腰上还挂个红葫芦,身前地上摊开一块污迹斑斑的白布,上面凌乱的放着一堆符篆。

        灵气就是从这个老道身上传出来的,身前的符篆也有微弱灵气传出,封天很好奇,就在这个道人不远处的栏杆处依身站定,悄悄观察这个老道士。

        不时有游客从大殿求符出来,手捧符篆满脸欣喜,每每这个时候,老道士都是满脸不屑的看一眼,时不时的摘下酒葫芦喝一口酒。

        封天看了一会,发现没人光顾老道士的生意,就走到老道士身前蹲下,翻看他身前地摊上的符篆,“老人家,你这符是怎么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