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书泣泪承王命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书泣泪承王命 (3 / 3)
        “老奴自幼进宫,跟随先帝身旁。先帝在位之时,心事无人可诉,常讲于老奴听。先帝在位时,姜国亲贵各领要职,势力极大,先帝去世之时,临终前老奴一直守在他身旁寸步不离,先帝顾及年仅十二岁的皇子难以主持朝政,曾想将皇位交付于精明能干的四弟。可众大臣却认为储君早立,不可更改,既有嗣君,就该由嫡长子继任。先帝这才改写遗嘱。”

        “可此事却传入顺明王耳中,顺明王当时似乎并不在意,反倒说该以兄长之遗命为大。故而先帝在临终前又委托顺明王做摄政王,辅佐少帝,也就是陛下,处理军国大事。陛下继位,改年号正光,时至今日。”

        “可刚继位那时,陛下尚年幼,又体弱多病,那顺明王,也就是陛下的四皇叔身为摄政王代为执政,也较为合理。再者顺明王精明能干,将国中事务上下处理的十分妥当,百官们也称赞不已。可是时日一久,有些托孤老臣对此事颇有微词,认为摄政王僭越圣权,有窜逆之嫌。故而上书陛下,请摄政王还政于陛下。”

        “之后在陛下十六岁那年......”薛总管刚想说话,便被正光帝打断,接着说道:“在朕十六岁那年,朕的四皇叔迫于群臣压力,不得已还政于朕。他怀恨在心,极为不甘,可正是因为如此,群臣认为他早晚必生窜逆之心。再者他担任摄政王的四年间,多少人为了巴结他与他交好,他也趁此机会在朝中布下了许多眼线,这朝中的一举一动,皆在他的掌握之中。”

        “无奈之下,朕只得将他册封为东陵王,此举明升暗降,叫他守在千里之外的东陵府,乃是为了让他远离京师。东陵府极为富饶,不下承天府,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安抚他,即使相隔千里,他还是能监视朕的一举一动,朕每天每个时辰,都活的提心吊胆!”正光帝说的怒火上心,气的一拍大腿,那薛总管吓得立刻跪下说道:“陛下息怒!”

        正光帝压着心头怒火继续说道:“时至今日,朕想说些肺腑之言,还需斥退左右,讲于你这宦官听。薛总管,朕,能相信你么?”

        语气之中已有些许哽咽,那薛公公闻言五体投地,浑身颤抖,哽咽着回答道:“老奴虽是宦官,却也知大体,明事理。老奴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正光帝急忙下床要去扶他,薛总管受宠若惊连连躲闪道:“陛下万万保重龙体呀,老奴何德何能能受得圣上如此大恩?”

        “薛总管,自小你便陪在朕身边,如今这些话,朕说与你听,你万万不可泄露出去,否则,朕命休矣!”见那正光帝已是泪流满面,那薛总管也是老泪纵横道:“陛下,请讲!”

        正光帝遂说道:“那应无疾野心勃勃,迟早有一天会谋反窜逆,到那时,朕之性命,必然不保,江山社稷,复何存焉?朕自小体弱多病,就不治愈,也正是因此,那应无疾才得以放心,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十二年来,文武百官皆以为朕迷信妖道,荒废朝政,可又有谁知,除非若此,否则这大姜的江山就要落入那应无疾之手!九泉之下,朕又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妖道......陛下你?!”那薛总管闻言又惊又喜,正光帝轻笑一声,接着说道:“看来朕的隐藏之深,连你都骗过了,朕无忧矣。三年前,那妖道趁朕病入膏肓之时,入宫行医,施展妖法,初显成效。既不肯受赏,也不肯说明身份,只说是从南海仙岛而来。朕又岂会相信这种搪塞之言?”

        “只是从那时起,朕就早已有了决策。虽不知那妖道来历与目的,是为荣华富贵还是另有所图,不如将计就计,奉那妖道为国师,暂时搁置朝政,假意迷信妖道。此举虽有些不妥,但却是保住朕性命的唯一之法。”

        “好在那妖道却有些本事,如今朕的病即将痊愈,到那时便要将应无疾在朝中的眼线全部除去,将朝政尽皆揽于朕手,再派兵剿灭那应无疾,将他千刀万剐,方解朕心头之恨。如今大事将成,六日之后,便是朝圣大典。到那时文武百官与各地府尹都要在宣天殿前聚集,先在周围埋伏下御林军,等大典结束,便一拥而上,将应无疾的党羽尽皆扫除!”

        “陛下妙计!”那薛总管连声附和道,“等那东陵王一死,朝中便再无人能威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光帝转身将跪倒在地的薛总管扶起,小声吩咐道:“但又一事,还望总管,代朕行事。大事是否可成,皆系于汝一人!”“陛下请吩咐,老奴甘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待天黑之后,你挑选十几名可靠心腹,速出禁宫,就说是替朕督办采购朝圣大典用度用品为由。出宫之后火速按照这张密旨上的名单,赶往大臣家中,将朕之计划告知他们,代朕宣旨。叫他们在朝圣大典之时,配合御林军,诛灭奸党,大事可成!”

        说罢,正光帝从怀中取出一卷白绢,上用鲜血书写着不少肱股之臣的性命,他们大多是三朝元老,资历甚高,且忠心耿耿。虽不知是何时书写,那略微泛黄的白绢与深红的血迹,想必正光帝筹备此事已有许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