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第四节 大喜之日 (1 / 6)
一月的时光一晃而过,春季也逐渐进入了她最富生机的时刻。在二月初一没有月光的晚上,天依和着窗外绵细的雨声,点开桌边放置的灯,准备给远在洛阳的吕聿征和陈季写一封信。
这封信是对从洛阳来的报书所写的一封回信。吕兄和陈兄的信前些天就已经寄到左内史府中了——当然,是先寄到了赵府,再由那边差人送过来——只不过当时两个海国人正忙着跟张夫人她们下棋聊天,故写回信的日子往后拖了几日。一直到今天中尉丞夫人带着她的爱人走了,回信的内容也想得差不多了,天依才动笔。这时代写信并不似在现代发微信、聊QQ那般方便,什么时候想说什么,什么时候就发什么,对面也当即能见:长安和洛阳之间是有大半月的邮传的,每次寄信过去,对面看到基本上已经是近一个月后了。因而写信人往往要珍惜一年只有十次不到的机会,积个好大一段东西再简化成书面载体能看得懂的内容,写过去。
吕陈二人上个月传来的信中提到现在正是寒冬腊月之时,早春也不温暖,吕聿征从西来的客商那边听说最近长安周近皮毛的价格廉下来了,就在信中劝洛姑娘和乐正姑娘抓住机会定制皮衣,这样出门方便,不容易受冻。天依这回便在回书中表示皮衣已经裁成,穿在身上很暖和,冬日以来也无大病小恙,叫他在那边安心。至于抄书店这些天遇到的经费问题,天依表示可以寄点钱过去帮忙周转,但是这笔钱随信不好寄。之后赵府的信使有去洛阳的,她们会将钱箱委托给他,让他送过去。同时天依在信中附带了预寄的数额。
陈季和廖涯去年冬天受了冻,生了场病。还好抄书店里可以烧火,两个人在店中躺了几天,又吃了点药,寒病竟奇迹般地好了。吕聿征特别指出陈廖他们躺着的地方正是天依刚来时的养病之所,他说或许那个床为洛姑娘躺过,身上便沾了海国人的运气,人卧于其上或许对身体也有好处。
对这个说法天依感到挺莫名其妙的。她在信中回复,人生病好不好跟是不是海国人、睡在谁的床上根本不沾边。要不然海国那边岂不是人人都是不死之身,百病不侵了?天依向他说,防病要靠自己,靠把屋子打扫干净,室内保持干燥,床铺和衣物经常清洁,不频繁去卫生状况差的地区,不吃剩菜、喝未烧开的水等等。
除了这些生活上的事情,天依在这封信中还提到了一点,就是她来汉地的第一年是在赵府的下人中间推广过音书的。这种读拼音的文字现在在霸陵附近推广得不错,不过她还想把这个在洛阳那边开一下花。吕陈二人如果有兴趣也有闲的话,可以做一做这个工作。她之后会把霸陵这边使用的音书教材——详细讲述发音方法和字母写法的书放在钱箱里一并寄过去。当然,再过几个月,说不定她们还可以亲自到洛阳看看。今年朝廷应该无什么余事,她们比较闲。
为了让吕聿征和陈季熟悉音书,她特意在这一部分上使用音书进行注音,并且在提寄钱过去的数额时还卖了个关子,不用汉字写,只用音书写。一封长信写完,差不多入夜也已经很久了。
“写完了?”阿绫睡在床上,侧躺着看着她。
“嗯。”天依把几张书纸放在桌上晾干,用小木块压着,“下次看到回信又要差不多两个月后了。”
“要是有个电报就好办。”乐正绫笑了笑,“不过现在连电都没有。”
“我在想,我们也一年多没回去看过了。筠儿无恙地生完孩子、身体有所好转之后,我们要不要去洛阳看看?反正去洛阳的路上也是一个月。如果在洛阳的河边,咱们走了走还能够发现回到现代的办法,那就更好。”
“那也得回来,如果那会我们知道渭北那帮游侠的首领就是哥哥和言姐的话……得把他们也一块带走。何况我们还得跟祁叔、小楼、赵小姐、从骠侯、晏柔他们打个招呼,说我们回海国了。”
“那那次洛阳之行,无论有没有找到回去的通路,我们都得先回来一趟。”
“走一个月,回来一个月,有点累人啊。”乐正绫将手握起来,摇摇头,“我是不想回忆我们是怎么从洛阳过来的,一想就觉得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