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智商不够,记忆来凑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智商不够,记忆来凑 (2 / 2)
        能力不足,阅历有余。

        智商不够,记忆来凑。

        “忠勇伯谬赞,本宫并未通读治国策论,学无止境,本宫也只是观得一隅而已。至于淮洲水患,承蒙忠勇伯信任,本宫就略表薄见,还望忠勇伯不要嫌弃本宫见识短浅,纸上谈兵。”沈长安从容地开口道。

        朝堂之中静了一瞬,大多数人都没想到太子能这般轻松地把这个问题揽了下来,似乎并不害怕忠勇伯的挑衅。

        忠勇伯也是一愣,太子这一番话的得体,四两拨千斤一般把他言语之间的暗意化解,就算今日她未给出什么好的见解,也不算有多丢人。

        毕竟初登朝堂,涉猎的事物还少,人家自己也了,是略表薄见。若忠勇伯仍然针锋相对,倒显得像他在欺负孩子了。

        他怔怔地看了沈长安半晌,开口道,“那是自然。殿下……便是。”

        “淮洲地势为盆地,又地处南方,降雨多也易积水。城中有深潭,以往治水之时,多是筑高坝相拦,而泥坝一遇湿气和强降水易被冲毁而殃及周围百姓,本宫以为,实非良策。筑坝建堤,意为堵。然而治水之策,终究堵不如疏。”沈长安缓缓开口道,一字一句间神色沉稳自若。

        “可殿下也知道淮洲为盆地,外高中低,这样的地势又如何能疏?”忠勇伯微微皱眉开口问道。

        “忠勇伯别急,本宫还没完,”沈长安微微一笑,眉眼之间露出几分狡黠,继续道,“从来没有人规定,疏河道只能从地上引流,既然淮洲地势为盆地,想疏通深潭中水引为护城河,为何不能以地下为径,顺势而流?”

        满朝堂皆寂静,目光都定定地凝在这个站在朝堂之中的娃娃身上。

        “所以……本宫的薄见便是,开地下河道,引淮洲内城之水途径桑田农业之地,化涝为用,同时开淮洲护城河一边接壤内城之水,一边顺势流到东豫十二州,解其旱灾。一涝二用,方不负自然造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