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第七章 (2 / 4)
        说起啦,这也是大昭史上唯一的一次,当朝皇帝给一门父子(女)三人全部指了婚,一娶两嫁……高光孤入赘当然算是嫁了。

        当时这番安排,其实受益的还有一个人,便是郡主张纤,她生而高贵,性子骄傲,绝对是无法忍受喊其他不相干的人为哥哥姐姐的,在外若有人当面称高氏兄妹为她兄、姐,她绝对是会爆发的,就连高氏兄妹见了她,也是要依足规矩行礼的。

        天弘十四年六月,长公主府。

        这整个月称病,张纤连闺房都极少踏出,实在是狠磨了她的性子,不仅是长公主对她晓以利害,太子赵珏时常来搅局,到后来皇宫里也御赐了许多上等药材。

        皇宫里赐药不断,长公主也捉摸不定皇上是不是还在生气,不敢贸然让女儿“痊愈”。

        张纤虽然苦闷,但她生性狡黠,平日里见多了皇家阴私,加上长公主从小就教育她,胳膊拧不过大腿,公主府一门荣华富贵,全系于皇帝一念之间,只要有皇帝撑腰,纵然对全天下人嚣张跋扈都无碍,但没有皇帝撑腰,就算生为公主郡主,也会受人欺辱。

        长公主如此通透,也难怪长盛不衰。张纤在她的教养之下,脾气虽然骄纵,但也不至于不知天高地厚,就如画地为牢一样躲在自己闺房里,只有极闷的时候才会稍稍在自己院子里转一转。

        这一日,她闷在闺房里练字。

        张纤骄纵,却非莽撞无知,相反,她还是极聪慧的,三岁认字,四岁学写,五岁的时候,她送给太后寿辰的礼物,便是一篇亲手所书的《孝经》。

        五岁的孩童手指肥短,连毛笔都握不好,若能写出龙飞凤舞的字,才是反常即妖,张纤所书的那篇《孝经》,一共一千九百零三个字,字迹生硬,还有错字划掉改正的墨迹,说勉强能看都是抬举。可是温柔善良的长公主随后拿出《孝经》六十五篇,很柔弱的告诉大家,张纤花了三个月时间,一共写了六十六篇,只因她想写一篇最好的,可惜到底不过一个才学写字的孩童,时常出错,字迹也是惨不忍睹,最后从中选了一篇最好的送出。

        因为她嫌还不够好,自个儿还躲在被窝里面偷偷哭了一晚呢。

        太后地位尊崇,什么好东西没有?所以更在乎子孙的一片孝心,她拿着那一叠字迹拙劣的《孝经》,果然见张纤眼睛略有红肿,不禁深深被感动了,将六十六篇全部收下,放进盒里小心收好,日后时常拿出来与子孙们念叨,几乎每个皇子皇女们都瞻仰过张纤幼年的笔记,被这一段感人的典型事迹教育过。

        知女莫若母,长公主心知肚明,若说尽是孝心,女儿张纤还做不到那个份,但这个孩子着实性子太傲,就是那么小,也不肯输人一等,那时皇长子赵荻暂居公主府,因比张纤早一年进学,笔也拿得稳,字也好看一些,她自己比输了,就卯上了脾气非要超过人家,为了争口气才练了那么多篇的字。

        不管如何,到了张纤十一岁,一手簪花小楷已经写得相当漂亮了。

        天气渐热,她已改着夏衫,上穿霜色交领窄袖短襦,下着牙青色水纹细腰裙,腰束素带,因为皇后新丧,艳丽的衣裙都给收起来了,就连金制的首饰都取了,只带了两枚银扣耳饰,龙凤纹包银镶脂玉长命锁,因还未嫁人,发式不宜繁复,一头青丝散发,勾两侧两股编拢束成一束,只缠了丝带。

        她挺直项背,仪态娴静的跪坐于案前的软垫上,右手握笔,左手轻轻的搁在案上,这样的坐姿看上去十分优雅,可只有坐的人才知道,看上去好看,一直维持着浑身都会觉得僵硬不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