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八章 司徒 (2 / 5)
刘岱被刚刚曹操所讥有些恼怒,想要反驳,一时找不到道理:
“不改不改不改就是不改!!!说什么也不改!!!看来二位是怕了。没关系,若是怕了,我回去用竹刀将两位的名字削去便是。我已托付我弟刘繇,如有不测,他带老父去丹阳避难,延续香火。为天下流血,我一个人来。”
“公山,有话好好说……”袁绍想拉住,可是刘岱已经打开了房门,一副慷慨就义的表情。
“刘义士、刘忠臣!不改就不改,‘青梅会’刀山火海一道走。不过我给你指一人,你去找他会签,此事可成。”曹操又是一脸笑意,一把起身,抓住了刘岱的手。
“这种时候,你还笑的出来?!……快说,找谁?”刘岱皱着眉,要甩开曹操的手,却发现自己无法挣脱开。
“司徒,崔烈!”曹操一脸鬼笑说道。
就在当下的中平二年(185年),河北、司隶等地爆发瘟疫。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大灾要大官来负责,故而二月底,朝廷罢免了袁逢之弟,也就是袁绍和袁术的叔叔袁隗的司徒之职。但是坊间一直传说,这是在给之后的卖官鬻爵腾官位。
不管怎么说,三月份,西园“官市场”的价目表上,赫然写着“三公千万钱”的名目。
本是“九卿”的廷尉崔烈抵不住“三公”高位的诱惑,通过天子“傅母”,也就是刘宏儿时保姆程夫人说情,获得了天子特批的“对折”优惠,以五百万钱的“全雒最低价”拍下了司徒之位,时人称之为“铜臭司徒”。据说后来天子在宴会上见到崔烈的豪富之后,还直呼后悔卖贱了。
曹操带着刘岱来到了崔烈的府邸前,而袁绍借口自己眼下的白衣身份,没有随二人前来。
“侍御史刘岱、议郎曹操求见崔司徒!”曹操向崔烈的门房递上了二人的名刺。
所谓名刺,就是竹木刻画的名片。汉代名刺要将姓名官职乃至籍贯家世等在中间写成一列,所以名头越响,名刺越长。牛人的名刺,通常就称为“长刺”。
门卫接过二人的名刺,皱着眉头看了看二人。
“这么短的名刺也好意思敲司徒府门……出去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