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小柴俊男的选择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五二章 小柴俊男的选择 (1 / 4)
        时值春耕之际,整个农村地区都忙碌起来。

        大同地区土地贫瘠,富有营养的土壤都埋藏在河塘底部或土地深处,若不废些力气,是没办法利用它们的。

        好在大同地广人稀,人口稠密程度与东北四省相差无几,土地肥力下降的问题对于百姓而言不是问题。

        一块地失去肥力了,大不了过几年再种,采用轮作制度。

        因而这里的人需要的土地要多一些。能生存下来的关键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土地。

        可惜日占区地租问题泛滥,哪怕是日本人都有些头疼,治下的地主往往不会交纳足够的粮食,需要动用武力才会屈服。

        沐阳了解到的大同地区的地租,大概是“十税分七”。

        嗯。

        还好,农民只需要无条件交七成产出。

        据他前世了解,像粤省地区,哪怕是提倡“平均地权”的国父孙仁的家乡中山县,税赋也高的吓人,达到了惊人的“十税份九”,农民需要上交九成赋税。

        若非珠江两岸河湖密布,民众还可以打渔补贴生活,一场抗日战争就足够摧毁那里的经济。

        去年日本人收纳的税赋总数很高,但在**顾问前岛升看来,这些钱粮只足够26师团一年的军费。

        太少了!

        张家口到包头一带可不是只有26师团驻守,还有数千晋北十三县镇守部队以及各大独立混成旅团。

        除了大同盆地铁路上的几个县赋税还算正常之外,西边靠近敌北路军和东边靠近晋察冀八路军的几个县税收完全不合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