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2 / 5)
        噩耗传来后,令血气方刚的辛弃疾顿时大怒,亲率五十名骑兵,连夜赶往五万人的金军大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敌军,在活捉叛将张安国后,又立即狂奔千里,把张安国押到临安,交给南宋朝廷处置。

        豪情万丈的青年辛弃疾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英武侠气,令宋高宗赵构是刮目相看,于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辛弃疾正式步入仕途,时年二十五岁。

        锐气风发的辛弃疾,并未感知到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其实并不想与金对抗的妥协思想。

        仍然凭着自己抗金北伐,收复失地的志向,向朝廷上书提出了有名的《美芹十论》和《九议》等有名的主战想法。

        可惜宋高宗没有理睬辛弃疾带兵打仗的本领,只欣赏他可以管理地方的实际才干。

        因此辛弃疾的这次作战,竟成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抗敌!

        因为朝廷的妥协,他再也没有机会亲临一线抗敌,以致他在中年后,无奈归隐铅山时,回忆起参战时的金戈铁马,不由得感慨万分,遂写下掷地有声的千古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追忆自己征战沙场的宋词,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自己披肝沥胆的将军形象,有力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理想,却又壮志难酬的无奈情怀。

        而班超就更厉害了!

        他以三十六人纵横西域,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当机立断、百战不殆,写下传奇人生,更创造了华夏历史名将之西域神话!

        不仅扬我华夏国威,还牵制匈奴保汉朝的太平,也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强凌弱,更维护西域诸国和平往来,并打通西域,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士,也就是华夏现在的陕西咸阳东北人。

        他出生在一个世家,从小就很刻苦用功,做任何事都肯动脑筋,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对未来也充满着理想。

        其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的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著名的史书《汉书》的编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