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6、郓王的困境 (1 / 3)
大理寺卿定睛看着施禹水:“施通判是吗?”
施禹水点点头。
大理寺卿说出了令他惊讶的话:“汴京被金兵围攻之时,官家曾下诏各地勤王之师入京。郓州知州张叔夜带领五千军马赶来汴京勤王。汴京围困被解后,张知州曾经禀明官家,他所带领的五千军马里,有一千多人乃是逃难的施通判从梁山上劝降的贼寇。”
施禹水愣住了,他只是跟张知州建议把郓王私下募集的上千兵勇趁机转正,谁知他却给那些人安了个“招安”的名头,还把郓王的功劳彻底抹去了?
再稍一思索,他又觉得自己明白了张知州的想法。张知州是朝廷任命的郓州知州,他虽然跟郓王达成了协议允许王爷招募兵勇,但前提是这些兵勇真的是用来对付金人的。而今官家登基,与郓王君臣的名分已定。张知州为免郓王再生事端,索性将郓王的手下当做招安了的梁山贼寇,这样就断了郓王起兵的心。
张知州把这招安的功劳按在自己身上,未尝不是猜到了自己跟郓王有什么暗地里的打算,所以用这一招来离间自己跟郓王。这件事后,任凭郓王跟自己有多深的交情,怕是也不会再信任自己了。
可是自己还不能推辞。自己若是再说出郓王的功劳来,只怕他不但不好,还会死得更快些。
施禹水想通了这些,硬着头皮认了下来:“寻常时候这些落草的贼寇自然是一大危害。可在关系到我大宋整个国家的金兵面前,这些贼寇又只是小疥了。下官因想着这些贼寇也是我大宋子民,自然也能为国出一份力,这才出面招降的。”
大理寺卿微笑起来:“施通判既不是一州之长,又能为国出力,如今还劝止公人将蔡京的家产送给官家解围,想必官家会对施通判网开一面的。”
他带着五万金、十万银匆匆入宫去了。
施禹水又回到曾经住过的那座小院,等候大理寺卿带回官家对自己的处置。
他忽然想起了两年前自己住进这里,是被周顺给告了。后来周顺因诬告之故丢了白马县令一职,被留在京中在开封府供职。今次汴京被困,不知道周家人如今怎样了?
还有自己来赶考时去过的史书珠宝铺,史家的人又怎样了?
施禹水起身来到小院门前,向那个门子打听起京里的情况来。
从门子的口中,他知道官家下令不论士庶,凡是汴京人士家中的金银全都要上缴,若有隐匿者则施以流刑。汴京那些金楼、银楼、珠宝玉石等铺子,在这次事件中受到的打击最大,几乎是倾家荡产了。
然而,即便如此,搜遍了整个汴京,所得也不过二十万金。官家打算拿珠玉充数,向金人请求允许时,又被加了一倍岁币的数量。
门子的语气里完全听不出一点议和后金人退兵的劫后余生之感:“汴京这一下就被弄得精穷了,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呢。况且,上一回童贯那个卖国贼前脚跟金国订了盟约,后脚金国就打过来了。现在大宋跟金国立的这个盟约,还不知道金人会不会遵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