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 212 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2、第 212 章 (1 / 3)
        建文帝看到宗泽这份奏疏也是非常高兴的。这陈宗泽他还真没看错,年轻有闯劲儿,一去就给国库扒拉了两个上等铜矿。

        现在又想了这办法。如果他真能因此闯出一条成功的道来,那日后其它地方的穷乡都可以此做借鉴了。

        反正年年都是要给兴安州拨粮的,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既然这陈宗泽想要一个铜矿用两年,行,那就拨给他用用。万一真让他成功了呢,这以后可是能省不少的银子的。

        建文帝当即批复,可以让陈宗泽放手一试。不过,建文帝也特别交代陈尚书:“陈卿,这次跟兴安州接洽的商人你可是要亲自把握才是。你可以跟那商人讲,只要他们帮着陈宗泽将兴安州搞好了。朕一定亲自下旨嘉奖。”

        见建文帝如此爽快,陈尚书赶紧拜谢:“微臣替天下百姓拜谢圣上仁心了。皇上请放心,微臣一定将此事办好了。”

        那些商人日后有了成效再行嘉奖,这陈宗泽连连立功,该当奖赏一二。况且这陈宗泽也忒老实,为了避嫌,竟然将自家最赚钱的粮行都拱手让了出来。如此忠心,更是要好好的嘉奖一二才是。

        于是,在批复了宗泽上书之事后,建文帝又特意下旨嘉奖宗泽。皇上命人赏了宗泽一些绸缎玉器什么的。当宗泽接到圣旨,听到圣旨上说:因他一心为民,朕心甚悦。宗泽大喜之下,更是用心,看来此事皇上是寄予厚望的,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何况他已经立了军令状的。当然,此乃后话。

        这边获得皇上首肯之后,陈尚书雷厉风行,立时就安排了起来。这事儿很急,年内必得安排好,明年开春可都是要这些东西的。

        从陈正庸从鄂城发来的信来看,湖广行省的商人是不大好用,一个不好,不得将宗泽给坑了。

        况且宗泽说了,他要在兴安大力推广蚕桑的。这个事儿宗泽在信中有大幅度的介绍,因为秦岭、巴山的屏障,使得兴安的气候跟北方大不相同,反倒跟江南很是相似。且他走访乡里时有发现一些成片的野桑树,由此可见,这边是极适合养蚕的。

        所以,请他找来的商人最好是江南一带的。要能提供粮种,还要能提供蚕种、桑树种,以及关于蚕桑、丝织等等的工匠。

        看到宗泽这一连串具体的要求,陈尚书颇是满意,这小子做事还算是有点章法,知道如何下手。

        当然宗泽如果只说了这具体的怎么做,当然不足以让人惊艳的。主要他是他说的这用铜矿做抵押,让大商人出钱给兴安提供这些东西,然后发放到农户,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加利息的。不过,利息定的很低就是。等这些农户有了收成了,再连本带息的还给给州府库。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兴安州的资材盘活了,府库也有钱了。到时就算粮食欠产,州府也有财力自己买粮供给给百姓的,而不用再到处求神拜佛的求拨救济粮了。

        这一套,是宗泽从现代借鉴过来的古代借贷尝试,陈尚书他们当然惊艳了。所以,皇上才会那边爽快的给铜矿了。毕竟,如此新兴事物是完全值得一试的。

        接到朝廷的批复后,宗泽立即就做起了周密的准备。将衙门里所有的人全部调动起来,兴安这边要成立交接部门。最后,就由户房跟工房承头接应。

        很快,陈尚书那边也有消息传过来,说江南那边不日将会有几个商人到此,让宗泽注意接洽。这事儿,户部只能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能强行摊派的,所以还要宗泽自己说动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