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从此,秦凤歌便信了,这世上真有生死相许这回事。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从此,秦凤歌便信了,这世上真有生死相许这回事。 (1 / 4)
        真相是什么?

        或许根本不重要。

        对于官员来是想要掩藏的罪行,对于罗云门来就是可以利用的武器。

        在瑾贵妃一早得了消息,来向南帝哭诉崔言之死时,南帝这样想着。他也很愤怒,心里知道这事与罗云门脱不了关系,但是又听人回报,杀死崔言之的是一个与罗云门无关的师爷,为的是报当年陷害入狱之仇,以及揭发崔言之和一干官员的贪污行恶之罪。他根本无法拿这件事针对罗云门。

        在得知萧长青用自己为饵引出崔言之,并将他杀害,而不等罗云门揭发后再治罪的时候,苏景宁也想过萧长青的用心,他肯定知道南帝一定会庇护崔言之,所以他自己下手,要么是不信任罗云门有这个能力扳倒崔言之索与他同归于尽,要么是为堵住南帝和瑾贵妃的嘴,让他们没法追责于罗云门。

        可无论他是出于什么考虑,苏景宁都不怪他,只是有些为他可惜。

        苏景宁刚收到萧长青托顾长安转交给她的证词,就收到了南帝的诏令,来御书房觐见,他是找她问崔言之的事,当时瑾贵妃也在,苏景宁就坦白了一切,了事的来龙去脉,并呈上的萧长青的万言证词。

        萧长青不但揭露帘年之事,还揭发了庆阳县的一个大秘密。

        庆阳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县城,土地贫瘠税收不丰,但是十五年前,这里的一个村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玉石矿洞,此矿洞所有玉石量几乎等同于全南晋其他玉石矿数量的总和。村民本想隐瞒,但被县令知道,县令为在上级前邀功,上报给帘时的三江巡抚,本应由三江巡抚上报于朝廷,然而三江巡抚起了私心,派人杀了知的村民,并收买了庆阳县衙,从此庆阳的玉石矿等同三江巡抚私樱虽然这位三江巡抚后来做上了朝官,远离庆阳,却还是一直将庆阳这块肥紧紧攥在手中,并在多年里拉拢了许多朝官一起获利,之后每一任到三江庆阳县就任的县令,都被他们收买或威慑,成了他们的人,为他们开采玉石供销外地,借此获得横财。这一内幕被隐藏了十五年之久,连罗云门都不曾得到风声。

        而当时的那位三江巡抚就是后来的国舅兼吏部尚书崔言之。

        当年崔言之收取贿赂买卖官位,安排童成文到庆阳做县令,就是看他好掌控,又以方舒的命相威胁控制了萧长青,听取项长的建议让他到庆阳为县令,作为童成文的智囊,这五年来利用他与长安取得联络往来,萧长青为了获得他的信任,这五年为他尽心竭力地办事,瞒过海从无差错,然而实则是暗中收取证据,就为了一举揭发崔言之等数十位官员的大罪。

        其实项长对此一直心知肚明,甚至他也是这些涉罪官员之一,但他趁早改过自新投向了罗云门,向苏景宁提示了庆阳县的诡端,自那之后,苏景宁就暗中派细作去庆阳调查,渐渐不动声色地掌握了庆阳县的秘密,同时扮作童成文的萧长青来到了长安,也被罗云门盯上,苏景宁本就想彻查他以获得崔言之等饶罪证,一开始没料到是萧长青的假扮,而且萧长青本就是来为她送罪证的来的。

        听取了这些,南帝也大怒,询问苏景宁,罗云门什么时候可以查到涉及此案的官员到底为谁人?他将严惩不怠。

        一旁的瑾贵妃早已愣怔,很显然,她对崔言之的罪行一直很清楚。苏景宁没有拆穿她,因为她知道只要瑾贵妃矢口否认,南帝不会把她怎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