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汉贼不两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汉贼不两立! (1 / 2)
        延绥镇,延是延安府的延,绥是绥德州的绥,合称延绥镇,不过这是以前的老黄历了。

        成化九年,也就五年前,当时的巡抚余子俊因为边防需要,将延绥镇向北推进了二百里,镇城设在了榆林卫。

        所以说,现如今的延绥镇从地理上与延安府、绥德州没什么关系了,最多只能算邻居。而且延绥镇应该称为榆林镇更合适一些,但是长久以来的习惯称呼改不掉,也就一直叫着延绥镇了。

        在guo朝chu年,延绥镇其实不是边境,那时候武力强盛,北虏根本打不到这里,延绥镇只是承担后勤的二线。

        但近几十年,边境线渐渐收缩,河tao以北的东胜卫被撤,河tao地区也被放弃掉。导致延绥镇立刻暴露北虏眼前,成为ZHAN争的第一线,于是形势就陡然吃紧了,成为北虏频频南下抢掠的突破口。

        直到这十来年,朝廷将yu寇重心放在西北,不但新设榆林卫,同时频频组织大军征伐。先有提督军务王越王大人取得红盐池大捷,后有延绥巡抚余子俊大修边墙,修建了横跨一千多里的防yu工事。

        因而在近几年,延绥镇的紧张氛围渐渐缓和,起码边民、军士都可以较为安心的种地屯田了。

        这就是方应物要被“发配”的地方。

        从边关京师到边关榆林,比较普通的LU线是这么走的——向西过马水口到蔚州,然后经过广灵县jin ru山西,沿着二长城抵达雁门关。

        再继续向西,在刘家川地方西渡黄河,这便jin ru了陕西府谷县。最后从府谷县折向西南,再走几百里。就可以抵达目的地榆林了。

        当然也有**LU线,那就是南下河南,从河南绕道jin ru陕西,再从西安府北上长驱千里抵达榆林,迂回LU程合计三千里以上。

        最文艺小清新的LU线就是从京师先到宣府,然后沿着长城一LU向西而去。

        这样可以饱览塞外大漠风光,顺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赶LU,同时还能放飞心灵,尽qing的发泄都市生活压力......不过最后是抵达榆林还是被北虏捉去当奴隶。那就听天由命了。

        方应物选择的当然是普通LU线,毕竟他既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青年。但这条普通LU线也是穿山越岭的,真要用两条tui走起来同样很累。

        还好,方应物拿着自家父亲的名帖去拜访了刘棉花,将朝廷配给刘棉花的马匹借来用了。然后又买了**的大板车。

        有马车坐,LU上就可以轻松不少了。至于车夫,更是简单,这年头马比人贵,有了马还怕找不到人?

        负责押解方应物去榆林的是两名锦衣卫小校,年纪都不大,二十左右。他们见方应物如此懂事。居然自动配备了马车,便感动的自告奋勇,从宛平县县衙抓来一名差役充当马夫。

        于是一匹高头大马拉着大板车,车上连带马夫一共坐了四人。就这样上LU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