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军火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节 军火 (1 / 2)
        燧发枪的研究是邓名在帝guo政府开张后就向各个军火商提出来的,可是却拖了这么多年才搞出了发火率能够接受的样品来。一开始成都的军火商实际就是铁匠铺,根本没有制造枪支的能力,能做的就是修补破损的DAO剑、盔甲。后来靠着邓名各种政策扶持,算是发展起来了,可明军的膨胀速度远远超过这些商行发展速度,修理装备的生意都忙不完,都没有人去制造新的装备,更不用说研究一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的新式武器。

        长期以来邓名很少在成都呆着,他的大部分收入也都用来发展五十一亭和私人卫队了,没有继续向军火商那里投入,所以燧发枪的研究进度就像乌龟爬一样的慢。直到两年前,明军的扩充速度才稍微放缓,ZHAN争红利丰厚,也让军队和士兵都开始考虑更jingliang的装备,成都军火商的主要业务也开始从修补旧装备变成生产更多的新装备。

        但直到一年前,军火商修理的盈利依旧和生产新武器持平,因为夔东军获得的装备更多,而夔东军的工业能力更差,很多军火商都跑到袁宗第、李来亨他们的地盘上,靠帮他们修理装备赚钱,而这些人也拥有了用粮食、食盐、邓名给的补贴或是其他出产付账的能力。

        在返回四川的LU上,邓名把川西送来的燧发枪样品交给火铳部队试验,还把军官都找来旁观。

        “装备了燧发枪之后,我军就可以采用肩并肩的步枪阵型了,不会有明火引燃火药的问题;步枪的装填速度也比火铳要快三倍。”邓名得意洋洋地给手下们介绍这种新锐兵器,燧发枪的成功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之前他的手下可都不认为邓名表述的这种武器能够真的被制造出来。

        “确实不错。”自认为是火器专家的穆谭,难得在这方面向邓名承认错误:“产量有多少?”

        出身闽军的穆谭曾经旁征博引,说火铳一定要用明火引燃,而邓名描述的那种武器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正是穆谭的怀疑tai度,让帝guo政府不愿意分担军火商的研究费用——到chu都要用钱,军火商不愿意大量投资在一个成败难料的项目上,帝guo政府也是一样

        “一个月大概能生产五十到一百支。”邓名的口气听上去有些犹豫,shu悉他的军官都猜测五十支未必能够达到,而一百更是遥不可及。

        “这么少?”穆谭又把那杆步枪看了一遍:“也就是这个枪管麻烦?这燧发扳机好像也没什么难的,不比火绳扳机难多少啊。”

        “是啊,但实在是太贵了。”邓名迟疑了一下,告诉大家为何燧发步枪产量如此之低,因为军火商给每杆燧发枪定下了八千元的定价。

        “好贵!”所有的军官都发出惊呼,当chu张长庚卖给邓名的弩机才折算了几十两白银,大约相当三、四千元的样子,而现在明军使用的火绳枪售价只有二百元。

        “因为火绳枪基本都是从缅甸缴获的,然后交给军火行代售,很多所谓的破损就是枪托被碰了,要是裂了需要更换都算特别严重的了。抢来的东西,能有什么成本?而这个全部是成都自己造的,因为没有先例,所以还都用的特别好的老师傅,还有这几年研究人员的工钱呢,都要打进成本里。”邓名解释道,如果能大量生产,那售价就能大量下降,毕竟打进成本的研究花费都是一个固定值,只要产量大那很快就能把价格拉低。

        不过邓名手里没有这么多钱,成都的财政一有盈余就大量投入教育,而邓名的私房钱更不会白白来帮帝guo政府付账单。现在仗打完了,军队损失不大,武器对清军也有很大的优势,要让帝guo议会同意在这种qing况下再征一次特别税,GOU买大量的步枪恐怕很难——再说也只有邓名知道步枪会彻底淘汰弓箭、盔甲、大DAO、长矛,在其他人看来,就是GOU买这种没有经过实ZHAN考验的武器,其他装备的花费也依旧不能省。

        所以燧发枪只能缓缓换装,而且要想用它取代弓箭还有很长的LU要走,需要靠实ZHAN让军官普遍认可它的威力,而现在只能建立一些实验xing部队。这样换装当然会让步枪的售价居高不下,而且这种为了满足邓名个人兴趣而开发出来的武器,因为无法大规模生产,那生产成本也降不下来,工艺改liang也会进展缓慢。

        听到这种武器的昂贵价格后,很多军官都失去了兴趣,大部分人都不认为应该过早地用这种完全陌生的武器来全面替换为人所shu悉的弓弩,哪怕是鸟铳看上去都要比步枪让人放心得多,更不用说还要花费这样惊人的军费。

        “一共送来了二十杆样品,这是最后一杆。”演示完毕,邓名把最后一杆燧发枪收了起来,本来这些样品邓名都打算自己掏腰bao买下,安乐SI的商行研究了那么久,要是邓名嫌贵不掏钱,那以后更不会有人愿意花费jing力去按照他的要求研究新式武器了。

        不过剩下的十九杆邓名都让安乐SI送去江南缙绅那里,要是他们肯买的话,邓名就不用掏太多私房钱了。毕竟这东西有个火铳的名头,而在江南缙绅的心目中,火器就意味着厉害,不然清廷也不会jin止绿营拥有火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