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买卖(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节 买卖(上)
        一晃就过去了两个多月,长江中下游不断传回来消息,从十月下旬开始,迁移的东部百姓不断通过夔门jin ru四川。这次搬迁的规模极为庞大,明军从未有过这种大规模迁徙人口的经验,在迁徙的LU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多亏了李星汉、任堂他们几个人chu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明军将这些愿意来四川的百姓视为未来的同伴而不是奴隶,对沿途的伙食和住宿安排极为重视。邓名同样没有一次xing搬迁过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只能让军队自己看着办。只要记得把出现的问题、临时想出来的对策以及效果都认真记录下来就可以。

        这段期间,邓名一直在编写新的学生教材。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除了语文就是代数、几何和逻辑。以前邓名曾经编了一些,这次趁着有时间,每天再努力回忆一些过去读过、看过的知识。

        八月底的时候,军队把几个英guo人从崇明岛送过来。这几个人都是来东方的冒险家,虽然自称是商人,但邓名觉得他们其实就是铤而走险的liumang。这个时代的英语和邓名学过的有不小的区别,只会一点皮毛的邓名完全没有和这几个英guo人用外语交liu的能力,不过这并不妨碍邓名把他记忆中的代数公式、逻辑三段论以及**数字通通称为翻译作品。邓名对人声称,这些东西都是那几个英guo人带来的,是从他们的书籍翻译过来的——虽然邓名很怀疑这几个英guo商人受教育的程度,可能都是没有接受过正gui教育的半文盲。

        邓名能够回忆起来的公式都是零七八碎的,正确与否他自己也没有把握。这些东西如果署上他的名字,多半会被不少人顶礼膜拜,但如果说是几个来历不明的英guo人送来的,那无疑会受到质疑,其中的错误更容易被挑出来,而且还不会让邓名脸红。不过在拼凑这些课本的时候,邓名也让人多方设法寻找一切有关代数、几何和逻辑这三门学科的书籍、资料。

        邓名虽然是为五十一区编写教材,但却常常住在叙州,因为除了编写课本外,还需要帮助首饰行设计珠宝式样,以便加工后卖给重庆的清军。邓名理论上握着川西的全权,但邓名两个月来却没有过问太多的政务、军务,成都和叙州的知府衙门已经适应了邓名不在眼前的工作模式,熊兰管理的银行,秦修采管理的税务局,陈佐才执教的学院,已经长期在没有邓名干涉的qing况下**正常运转,邓名去了不但帮不上什么忙,反倒会添乱——至于各行各业的账本,自然有知府衙门和院会去审查。

        ……

        重庆城现在有三万多清军,川陕总督李guo英此时并不在城中,在奏报大捷的同时,李guo英再次向朝廷要求退往保宁。而在得知重庆保卫ZHAN最终取得胜利后,北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算是把吊起来的心放回到了肚子里。很快,北京就向全天下诏告清军在重庆取得大捷,同时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镇压山东的于七起义——于七发出号召后,响应者遍布胶东半岛,一时间让山东的军政官长焦头烂额,不停地向北京求援。那些响应于七的起义者攻打府县,数个月来一直与清军激ZHAN。但首倡者于七,却带着手下的主力盘踞在老家,既不攻打周围的城池,也不出来领dao全山东的义军。

        山东清军就此判断于七虽然号召起义,但他本人还是希望能像顺治chu年时那样,让清廷意识到他的号召力,然后对他进行赦免和招安。不过和顺治五年不同的是,现在清廷面临的政治、军事压力远没有刚入关时那么大。北京指示济南官署,一边先全力镇压于七以外的起义者,一边筹措粮饷、调集部队。清廷从未考虑过再次对于七进行招安,只是因为重庆发生激ZHAN才没有全力剿灭他。如果李guo英全军覆灭,那闯营就有很大的可能xing返回关中——无论如何,不肯妥协的闯营都比乌合之众的于七要危险得多。如果真出现了这种qing况,清廷就必须立刻向西安派去援兵,并考虑招安于七,以结束山东的乱事。

        在北京等待重庆结果的时候,山东方面报告局面正在日趋稳定,由于没有统一的领dao,山东起义者虽然众多,但对清廷统治的威胁有限,而且正在被清军各个击破。而实力最强劲的于七本部,目前山东清军依旧没有开始进剿,好让于七抱着侥幸心理,让追随于七起义的百姓失望并与他离心离德,等北京的援军抵达后一举消灭。

        在确认重庆取得胜利后,北京暂时不需要向西安派去部队以防止闯营回到关中,终于下定决心解决山东于七,把一度预备派往西安的部队从山西和河南抽调向东,并派满洲八旗督ZHAN,于十月赶赴山东。虽然于七据险自守,但济南已经把其余的起义者消灭得差不多了,北京估计半年nei就能把于七彻底消灭,并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至于李guo英的退兵请求,北京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同时派使者赶到重庆,告诉李guo英这是振奋人心的一场胜利,很多暗中跃跃yu试的豪强,都因为这场胜利而暂时收起了作乱的念头——这点北京方面并没有说错,至少杨起隆就因为听说李guo英在重庆取得大捷,击溃了二十万明军后而停止起事,继续蛰伏——杨起隆并不清楚夔东军和川西军的关系,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四川的ZHAN事还会有反复,邓名之前的胜利可能是昙花一现,就像是李定guo的衡阳大捷一样。

        为了安定人心,消除朝野、八旗nei部的潜liu,北京希望李guo英继续在重庆坚持下去,并全力争取更多的胜利,最好能为朝廷彻底平定四川。

        李guo英接到圣旨后,立刻就告诉使者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重庆清军曾经一度拥有对东川、西川的ZHAN略主动权,就是二谭失利后,阻止重庆清军挺进的也只是后勤问题,而不是敌军的实力问题;但在熊兰万县反复,高明瞻进攻成都失败后,清军和明军就jin ru了ZHAN略相持期,彼此间互有攻守;而随着江津、綦江会ZHAN的惨败,重庆清军已经失去了对川西的ZHAN略主动权;去年忠县、万县会ZHAN惨败后,清军在两个方向上都是被动挨打。

        这次重庆只是面对川东的进攻,赢得极为艰险,李guo英直言不讳地告诉使者,这次胜利只是让清军没有被全歼在重庆,他拼死取得这样一场胜利,也只是想为重庆清军争取一个平安撤兵的机会。李guo英带着使者参观了重庆残破的城防,叙述了在明军的新式攻城武器面前城墙是如何不堪一击。最后还领着使者走上城头,让他亲眼目睹川江上繁忙的明军舟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