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经济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节 经济 (1 / 2)
        等到任堂和李星汉的后队赶到时,得意洋洋的西营骑兵又送来消息,说谭诣也被他们追上逮住了。听到谭诣被擒,那婿身谭文军的卫士眼都红了,李星汉迟疑了一下,对邓名要求道:“敢请提督让卑职把这贼押送回都府。”

        那些谭文的旧部也都要和李星汉一起押送谭诣,他们不想明目张胆地破坏邓名不杀俘的名声,就想以押送谭诣回成都为借口,在半LU上宰了他给谭文报仇,事后找个谭诣试图逃窜的借口。

        根据这个时代的道德观,李星汉等川兵川将的要求是很正当的,他们有义务为恩主谭文报仇雪恨,就算他们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个要求,邓名都不好断然拒绝。其实就算是李星汉在三军之前公开把谭诣碎尸万段,邓名也不会为了谭诣和李星汉过不,而且军中也不会认为邓名的bao庇有任何不对之chu,毕竟谭诣在chongqing城下害死了数千名明军,血债累累。李星汉现在提出的这个办法,只不过是找一个借口,现在卫士们都把邓名的诺言和名誉看得很重。

        不过邓名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摇了摇头:“谭诣谋杀涪侯,谋杀了chongqing城下几千将士的xing命,不可以不明正典刑,与其让他糊里糊涂地死在这里,不如送交奉节,督师可以在法场上给涪侯和chongqing的阵亡将士一个交代,祭奠他们的在天之灵。”

        见到李星汉和几个卫士的脸上都露出失望之se,邓名知道他们是在遗憾不能亲手替谭文报仇,因此又马上补充道:“先把谭诣关起来,等我们攻打chongqing时,就由你们几个把他押送回献给督师,到时候你们可以向督师请求由你们来行刑。”

        作为同秀才功名制度的开创者,邓名还没有将此事向文安之,他目前返回奉节的yu望是一点儿也没有。

        “多谢提督。”听到邓名这个解决办法后,李星汉等人稍觉宽wei。

        ……

        狄三喜这些ri子在成都过得不错,在成都军民中也算是声名鹊起,见成都周围的qing况趋于稳定后,狄三喜就让人回建昌向冯双礼报捷。等寒冬过,山LU好走一些后,狄三喜就会启程返回建昌。最近这些ri子狄三喜闲来无事,就在邓名耳边嘀咕了一些李晋王的坏话,暗示此人是永历的死党。

        邓名对这些挑拨离间的话不置可否,反倒与狄三喜说起一些交换人丁的事qing。刚一听说邓名有意用粮食从建昌换人口后,狄三喜就表示邓名这实在是见外了,若是成都缺少人力,庆阳王以下都很愿意提供帮助。不过邓名坚持要用粮食换,如果是白拿庆阳王他们的人丁的话,第一,邓名不好意SI拿很多,而他希望能够持续不断地用粮食交换辅兵的人身ziyou,他一向认为只有等价交换才能把生意长久地做下;第二,邓名即使被建昌的将士视为未来的君父,他也需要拿出利益交换军头手中的东西,如果白拿就会欠下人qing,这种债将来不知道需要用什么代价偿还——比如说,冯双礼给了邓名一万个人,然后因为需要人力,又把嘉定州的百姓掳走一批,那邓名到底管还是不管?

        听说邓名有持续交换人口的打算,数目更可能高达万人之后,狄三喜也就不敢大bao大揽,而是谨慎地表示,只要不影响建昌众将的军屯,邓名拿粮食换人应该没问题。正如邓名猜测的那样,虽然建昌对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狮子大开口,一个男丁要五十石粮食才能赎身,还要求他们自己负责用牲口车把粮食运。但如果交换对象是邓名的话,狄三喜表示价格完全可以商量。假如成都这里的某个百姓有亲戚在他狄三喜的军中,邓名要替那个百姓把亲戚要走的话,狄三喜不但认可三十石左右的粮食的交换价格,也可以接受其它的交换品,比如布匹、武器、盔甲或是别的物资。

        明军在城外经过反复搜索,最后抓获了七千名清军俘虏。还有四千多清兵一直没有找到,到了正月底,明军估计他们幸存的可能xing非常之小,就停止了进一步的寻找。

        如何chu理这七千个俘虏又成了一个大问题。本来邓名想把他们都变成百姓从事农田开垦,但如果让他们开垦田地的话,是不是给他们同秀才的身份就会成为一个麻烦的问题。如果不给的话,这些人就难以和本地军民融为一体;但如果给的话,又担心成都的军民会有怨言,尤其是军中的士兵,他们现在还是如同秀才的身份,这旋虏反倒比他们的特权还要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