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大捷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节 大捷 (1 / 2)
        虽然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但即使是那些从bao围圈中退出的八旗兵也没有一哄而散,而是重新掉头,转身迎ZHAN。在余新对面的八旗兵也坚定不移地继续ZHAN斗,身后的同伴不停地离开,这些对明军锋尖的人却没有撤退,而是试图撑住缺口,让两翼bao抄的明军不能在清军中军的身后汇合。

        当前面抵抗的清兵被明军斩落下马后,本来正在退出缺口的八旗兵就自动停下,开始支撑摇摇yu坠的ZHAN线,为还在前面的同族、同袍争取一条生LU。等余新终于带兵砍翻了最后一个挡在眼前的骑兵,与另一翼bao抄过来的明军会师时,被围在明军阵中的八旗兵只有千余人了。

        自从ZHAN场局面占优后,郑成功就开始派出使者,向张煌言通报进展,同时开始收集八旗的旗鼓、军服和首级,准备送去给镇江的守军看。消灭了bao围圈中的清军后,郑成功估计此ZHAN歼灭了四千敌军以上,其中八旗兵就有两、三千之多。

        “张尚书祝贺王上大捷,说浙江众将要面贺王上。”一个传令兵神采飞扬地跑来汇报。闽军表现出的ZHAN斗力让同盟军也感到惊讶,短短两个时辰不到,郑成功的步兵就在平原上击败了人数并不少于他们的满清军队,对手的主力还是斗志旺盛、死ZHAN不降的八旗兵。

        “明rì再贺不迟。”虽然ZHAN前并不是很愿意在镇江打这一仗,不过郑成功此时心里也非常高兴,毕竟是一场胜利。

        十年前,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满清,导致郑家不仅丧尽了士人的信任,还导致nei部四分五裂,几乎一蹶不振。这十年来,郑成功通过一场场的殊死ZHAN斗,向张煌言等人证明自己不会走上父亲的老LU,争取到了福建、广东等地抗清人士的支持和投效;郑成功还努力恢复海上贸易,重新统一闽海势力。现在,郑成功虽然不像他父亲那样拥有官场的支持,大量的nei陆商业资源,但郑家每年的收入不但完全恢复了旧观,而且还在崇祯年的收入之上。

        依靠这朽心经营的成果,郑成功在增强水师、与荷兰人争夺海上利润的同时,有余力仔细地训练部队,添置装备。闽军的很多兵器和盔甲都是郑成功亲自设计的,由于闽军完全没有骑兵,他就倾注心血于铁甲之上,摸索以步兵抗骑兵的ZHAN术。

        长期的训练、耗费巨资打造的装备,使得闽军同张煌言手下的浙军完全不同。张煌言多年来一直在浙东进行游击ZHAN和袭扰ZHAN,浙军几乎都是义勇军xing质。即使军队的规模要小很多,张煌言也从来没有资源和能力像郑成功一样给手下换装,或是进行全面的整训。

        郑成功已经决心继续向管效忠发起进攻。

        八旗兵撤退时的表现让他明白这支敌军依旧没有被打垮,仍然是对明军的重大威胁。清军正在向银山的营地退回去,郑成功估计这是因为对方的统帅依旧心有不甘,还寄希望于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袭扰镇江附近的明军。但等到后续的明军源源抵达后,郑成功相信这支清军就会返回南京。

        郑成功让使者回去报告张煌言自己的意图,继续由浙江监视镇江的守兵,郑成功则带着闽军向银山进发,准备强攻清军的营地。

        “营墙高丈二,壕深三尺。”在郑成功身边,闽军将领讨论着银山的敌qing,余新问道:“王上打算何时进攻?”

        “明rì总攻,而且要一rì攻克。”郑成功不假SI索地答道。

        “明rì?”不少将领都有xing惊。所谓十则围之,倍则攻之,闽军先锋的兵力和银山清军基本持平,虽然今rì的胜利让闽军获得了一定的兵力优势,但披甲兵苦ZHAN一上午,明军同样很疲惫。而明军的后续部队正在赶来,两天之nei就会有几千生力军抵达镇江,只要多等几天就会获得对银山清军的巨大优势。

        “不错,明rì。本藩约那管效忠在今rì决ZHAN,若是我们后援聚集,他就不会与我们决ZHAN了。如果等上几天,看到我们兵力雄厚,管效忠肯定不再指望挽回面子,而是丢下镇江逃回南京去。这银山的敌营虽然有墙有壕,可是比南京如何?我们不在这个墙高丈二、壕深三尺的敌营里消灭这支鞑子,就得去城高池深的南京去攻打他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