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前路 (3 / 4)
江畑想了一下:“还是要回去跟兄长商议一下。”
“汉中无兵,此战立功之后,江兄绝对可以出任守备。”杨渊接着说道:“明年秋闱,我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的,举业是我重中之重,而江兄不同,江兄本来就是生员又无心举业,要保全家业,没有比从军更好的了。”
杨渊不介意给江家兄弟指出来一条路,只是这条路好走不好走,他就不多说了。
之所以编练团练,而不是编练一军走武官路线,主要就是因为在今天的大明,武将就是个纯粹的工具人。
指挥由文官负责,总督、巡抚让你去哪里,你就要去哪里,战场指挥你说了算,但是战役层面那就对不起了。
后勤由文官负责,不管是军械甲仗还是军饷补给,都有各级文官负责,你一介武夫不仅插不上手,连个插手的系统都没有。
当然,关宁的那种情况另论,杨渊估计江煌这刚当上守备,最大的可能就是没过两天陕西巡抚发来一纸调令,让他领兵到西安府集结。
然后陕西巡抚大会诸将,宣布秦军东出潼关去河南剿匪。
进入河南境内之后,饷银开始无法正常供给,然后一天三顿饭基本靠抢,再然后就是兵力不断减少,最后被义军成功包围,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
何必呢?
朝中无人莫做官。
同样是领兵,当文官可比当武官强多了。杨渊给自己规划的路径很简单,首先就是在汉中编练出一支说得过去的部队作为底子。然后明年的秋闱之中成功考上举人。
一旦中举,那就有可能经过吏部的铨选成为一地的推官,最好是在汉中本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