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万两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万两 (2 / 5)
        明代一两大约是37.5克,一万两银子大约就是375公斤。

        这是个什么数目呢?

        并不是个大数字,根据菲律宾总督向西班牙国王的汇报,1597年从南美洲运到菲律宾的白银高达340000公斤(906万两),同一年从南美运往西班牙的白银数量是220000公斤。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是在给明朝扛活,而西班牙人则负责运输,明朝的丝绸出产击垮了西班牙人努力在墨西哥建立的丝绸制造业不说,在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甚至出现了华人社区。

        墨西哥妇女穿上了丝制的“中国波布拉纳”,至今还是墨西哥人的传统服装。

        葡萄牙里斯本一条街上的开了六家中国瓷器店。

        青花瓷不仅成了荷兰市民的家用之物,巴西的葡萄牙人也使用着来自明朝的瓷器。

        当葡萄牙人刚刚到达中国的海岸的时候,东印度公司就一次性订购了十万件中国瓷器。在此之后,他们每年要运35000公斤中国丝绸回到欧洲。

        并不只是欧洲人在美洲开采的白银会运送到中国来,日本人也做了贡献。

        耶稣会神父罗德里格斯曾经这样记述,在他刚刚登上日本列岛的时候,丝绸在日本非常的缺少,即使是大名们也舍不得经常穿。但当日本的战乱结束之后,伴随着海贸的进行,即使是日本的农民也都有了一件丝绸肩带,家境富裕的农民甚至有了一件丝袍。

        根据日本学者后来的推算,从日本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至少有150000公斤,也就是四百万两。

        支撑这个逻辑的是朱元璋,支撑这个体系的力量是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

        或许是因为明太祖的底层出身让他对矿工们非常有同情心,或者是开采矿业对于明代官员来说是个难以管理的麻烦事。

        有明一代的官方对于开采白银并不上心。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国本身就是个缺乏贵重金属矿藏的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