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41章 时代大潮下的越剧团 (3 / 6)
越剧发源于浙省嵊州,发祥于沪市,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陈文与越剧团接触的时间,这个节点特别关键,正赶上我国各个越剧团经营最惨淡的历史时期。
惨淡的原因,与全国各地各种公办剧团的情况差不多。“女装甲团长”范子博以前工作的沈市二人转剧团、“喷火女郎”肖莹以前工作的陕省秦腔剧团、李亚朋同学定向的疆省话剧团,全是这种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文艺形式大举入侵我国市场,年轻人崇尚霹雳舞、迪斯科、摇滚乐、唱情歌,传统剧种的生存现状极其糟糕。
全国九成以上的剧团,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大量演员在外面兼职跑歌舞厅。能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并且略有盈利的几家,小百花和虹口越剧团便是代表者。
但,并不是说这两家目前的状况很好。
江浙沪几家越剧团目前最大的麻烦是优秀人才大批量流失。
老校长举了个例子,几年前长影拍摄《五女拜寿》,主创班子是小百花,剧团贡献了几十名男女演员,将这部传统剧搬上了银幕。
原本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好事,可是在拍完电影之后,演员们形同肉包子打狗,一半数量的演员再也没有回到越剧舞台,他们与小百花解聘,彻底加入了演艺圈。
道理特简单,在小百花拿百八十块的月工资,演一部电视剧电影可以拿千八百块的片酬,人都是渴望改善生活的。
比较出名的其中一位,就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陶惠敏。这女人就曾经是小百花的。
陈文想起这位了,80年代的国民女神。21世纪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陶惠敏扮演梁老师。
除了那些已经成名的优秀演员流失,几家越剧团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梯队人才培养跟不上。
剧团现状摆在这里,演员收入差,老百姓也不愿把孩子往这方面培养。
如今高校收费改革,形成的几大热门专业是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等,再加上3月份正在召开的两会期间,**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全社会更是没有人去重视弘扬传统戏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