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郊游2(这章很水)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郊游2(这章很水) (3 / 7)
        潮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旧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据说明正德年间,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疗眼疾,得以康复,遂改名为“光明池”。潮音洞旁还有一小洞,名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从不肯去观音院出来,一群人随着众多游客,沿着绿树成荫的栈道,向南走着,先是一个下山的坡,接着一个上山的坡,抬头就能看到南海观音像。

        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此处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观,海天佛国的象征。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普陀山佛教协会为庄严菩萨道场,弘扬大士圣德,乃广纳群言,发起建造南海观音露天立像,俾诸众瞻礼获福,得大吉祥。

        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体现了**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佛像采用新型仿金铜精铸,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南海观音慈悲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王呈安拉着安妮在广场上上了第二柱香。然后两人绕着观音像,走了一圈。因为香客信徒实在太多,连一个落脚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所以,王呈安两人早早的就在紫竹林外面的小卖部等着大家。

        过了10来分钟,韩老板才带着同事们出来。给大家一一递上饮料,在此休息了一会。

        看看时间也快11点了,这一路走来,肚子早就饿了。

        “领导,快11点了,我们去普济禅寺吃斋饭吧。现在去还赶得及。”王呈安提议道。

        韩老板看了看手表,点头道:“可以啊,去前面坐车吧。走路稍微有点远啊。”

        众人在观光车紫竹林站,王呈安大手一挥,包了一辆车,直接去了普济禅寺。车开了几分钟就到了普济禅寺百步沙站。下了车,往前走了两三百米,就到了普济禅寺的入口。(小贴士:去寺庙千万别走正门,那是留给僧人走的。)

        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全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289平方米。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称“活大殿”,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

        普济禅寺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后宋神宗于1080年将其改名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年间,御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后来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拨款重建,并赐额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使普济寺成为当时江南规模最大的寺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