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杏花村 (3 / 4)
说着去了西厢灶房煎药去了。
谢春儿听到这儿了,暗道一声对不住,真的谢春儿香魂早已远逝。。换上了我这21世纪的孤客了。谢春儿依靠着院中的老枣树的树干,欣赏着这古代的纯绿色无污染的美景。
杏花村坐落在一方黄土塬上,不过是一个三十几户的小村落,大概200来人,此时放眼望去,零零散散的有几户人家飘起了炊烟,直直的往上,飘散在青蓝色的晨空中。
杏花村东面紧贴着翠屏山脚,翠屏山不高,自西向东绵延了二十几里,因着夏季浓翠欲滴,宛如一座绿色的屏障,保护着翠屏镇,以及它身周的十几个小村落,是以得名翠屏山。
周围十几个村也辖在翠屏镇下,杏花村就坐落在翠屏山西边脚下。。只是现在放眼望去,山上只蒙了一层新绿,树木花草皆在抽芽,自然看不了那苍翠欲滴的盛景。
杏花村北面和西面都是深沟,沟下也长满了树木,村民们柴火都是从沟里捡拾或砍伐来的,倒也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杏花村民靠沟便就吃沟了。
这一狭长的黄土塬至杏花村五里地之外的地方渐渐宽阔起来,方圆十几里的镇所,翠屏镇便就在此处。
谢春儿他们住在村尾靠近北沟,只有宋谢两家比邻而居。
原来十几年前就只有谢家一家,宋家两口子和谢春儿的娘都是在十几年前河东府发大水,逃荒而来。
乔氏一家死的死,散的散,及至杏花村全家就只有乔氏孤身一人,在村民的撮合下,等荒年过去,就和谢栓子结了连理,算是安稳了下来。
同样宋家两夫妻也是如此,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回乡归宗,便就在谢家隔壁扎了根。太阳又往上升了升,此时整个村子才算醒了过来,炊烟袅袅,子嚎母骂,鸡犬相闻,一番田园生活景象。
村子里各处点缀的十几颗老杏树呼应着翠屏山上,山沟里的水桃花、野杏树鼓起了花苞,隐隐透着桃红色,惹人喜爱,处处透着的生机,也让谢春儿的心里莫名的安稳。
谢春儿将视线转到了自家院子里,三座茅草屋成品字形分布,最大的坐落在南面,自然是自己奶奶和弟弟住着的堂屋,西厢最小,奶奶正在里面熬药,东厢是自己的闺房。
整个院落宽阔干净。西南角有棵老核桃树,自谢春儿生下来就有了,此时未抽新芽的老核桃树和隔壁宋家的杏树枝干交错,核桃树的青白,杏树的黑枯形成鲜明的对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