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一个想法 (1 / 5)
苏家海边庄园内,也有几条小船,这里土地不适合耕种,庄子上的佃户平日里靠打鱼补贴家用,可以使用这几条船。
今日,几个渔民出海打到了一尾八十余斤的黄唇鱼,满脸喜色的抱到了苏府。
附近渔家不多,只有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渔村,而村子里大半人家靠苏府为生。
以前苏府盐庄虽然规模不大,需要的劳力却不少,平日里他们就在那里靠煮盐换几个工钱,或许不会生活的太好,但也不会短了一家人的吃穿。
若有闲暇,便架着小船出海,打到的鱼获,多半也会送到苏府,靠着苏府衣食无忧的他们,还是知道感恩的。
这次也是这般,五个晒得黝黑的汉子,抱着黄唇鱼来了苏府,本欲放下便走,却被苏瑾喊下了。
黄唇鱼的大名,苏瑾也在网上听说过,这可是传说中价值百万的海中黄金。
黄唇鱼的价值不在鱼肉,而在于鱼鳔,也被称为鱼胶,据说是女人关键时刻可以用来保命的好东西。
听到苏瑾说了鱼胶的功效,林赵氏吩咐护卫小心的将鱼鳔取出,她要好好保存起来。
她是知道女人生育的艰险的,儿子也到了快要成家的时候,留着以备后患。
就算以后儿媳用不到,等灵儿出嫁,可以放进嫁妆里,用不到自然最好,可用到了那就是一条命啊。
吩咐管家拿出每人给了五两银子,不是不想多给,过惯了穷苦日子的老百姓,骤然得到大笔银子,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施恩也要有度。
苏三看着那团鱼胶有些感慨,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五个渔夫将银子揣在怀里,咧开嘴傻乎乎的笑,激动的脸上血管清晰可见,却依然这么黑,回家的路上腿脚都不太利索,五两银子,好大一笔钱咧。
灵儿也在看着那条一米多的大鱼在傻笑,她是喜欢吃鱼的,听哥哥说海鱼刺少,这么大一条鱼,足够吃几天了。
李瑜也啧啧称奇,他见过不少大鱼,但海鱼没见过多少,海鲜送到京都,早就臭了。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可没有,根本没有往京都做海鲜生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