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四、潜艇与航空舰 (2 / 3)
另一型以德国1918年u-135型大型远洋潜艇为蓝本设计,设计代号为hq-201型,xing能指标为长度72米,排量1278吨/1680吨,航速17.5节/10节(水下),续航力10800海里/10节,78海里/6节,动力系统为两台仿制的man式柴油机(4600马力),2台上海电机厂制造的scd-860型1750马力的大型电动机。6座533毫米鱼雷发shè管(前4后2),载弹量18枚(包括发shè管内的6枚),一门150毫米舰炮。
两型德国潜艇的综合xing能都很不错,海军部难以取舍,最终决定每型各建造两艘,由芜湖造船厂和马尾海军造船厂每型各建造一艘,不过在建设之初,按照上级指示将潜艇全部装备的火炮都改小了一个型号。
林铄当看到最初设计的潜艇装备150毫米火炮后吓了一跳,靠,这些人不会想让潜艇浮在水面上和驱逐舰对轰吧?
对付商船,有105毫米口径已经足够。
hq-101型试验潜艇最终装备了一门75毫米速shè炮,而hq-102型则装备为105毫米火炮。虽然德国人设计的88毫米火炮xing能优良,但共和海军为保证后勤的统一和简化,火炮一直在使用为数不多的几种标准口径,最早就被排除在方案之外。
这个年头,潜艇说白了就是一种能潜到水下的水面袭击舰,对付3000吨排量以下的商船,用炮弹要比用鱼雷显得划算得多。而且鱼雷体型庞大,每艘潜艇的载弹量都有限,在减小火炮口径后炮弹的携带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共和海军四艘试验型潜艇于1928年9月先后开工,其建造速度要比水面舰艇的建造快得多,即便是共和海军这样第一次建造潜艇,在建造过程中还要解决不锈钢耐压壳焊接困难等诸多难题,但在开工后仅11个月第一艘潜艇就已经交付共和海军进行航行试验了。
在**建设上,ri本人走在了共和海军的前面。
事实上出现了一支强大的航空兵力只是ri本海军的歪打正着。因为ri本海军建设航空兵力本来并不是准备用来对付美国,而是用来对付中国的。
共和海军很早就建立了航空队,但对于**的建造就不那么上心了。
**的先驱是美国人伊利,1910年10月14ri,他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机从停泊在弗吉尼亚港内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甲板上临时搭建的木制跑道上成功起飞,第二年1月18ri,在旧金山湾,他又驾驶飞机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的甲板上。
由于欧战之中飞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就有了建造专门的海上飞行平台――航空战斗舰的设想,不过当时由于物资紧缺,并没有付诸实施。
欧战后,各海军强国都开始了建造航空战斗舰的实验,英国人于1918年工开的“竞技神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战舰,而ri本人于1921年11月建成下水的“凤翔号”**则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战舰。
而且ri本人建造的“凤翔号”其实比英国人的“竞技神号”更接近二战期间航空战斗舰的样式,“凤翔号”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在甲板上采用右上岛式建筑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ri本人又把岛式建筑拆除,改成了全通式“平甲板航空战舰”,不能不说是航母发展中外的倒退。
ri本人建成“凤翔号”后,其实也就是个能在海上游动的“铁盒子”,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飞机。
ri本的航空工业最初并没有引起军方的重视,只靠着民间投资在“小打小闹”,最初只有“三菱内燃机株式会社”一家飞机制造厂,后来才逐渐出现了中岛、川崎、三菱等制造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