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日俄相争 (2 / 3)
慈禧瞪了一眼跪在面前的这位庆王爷,却也无奈:“还不快传袁世凯和张之洞两人进京,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袁世凯从běijing返回天津北洋大臣行辕时,正好杨士琦也从上海回来。
他将ri俄两国在关外即将开战的消息说给杨士琦听,看看这位心腹谋士有什么好主意。
杨士琦听后抚掌笑道:“妙啊,大人正在发愁如何扩充新军规模,如今正是个绝好的机会!”
庚子年之后,朝廷再三下令各省对原有旧军队进行整顿,汰弱留强,编练适应近代化战争的新军。朝廷出台的这个政策给了袁世凯扩充自己军队的机会,他担任直隶总督后,立即派人赴各地招募壮勇,以补充到自己手下的武卫右军。
在原来武卫右军的基础上,袁世凯编成北洋常备军左镇,其后又与铁良合作,挑选旗兵按西法cāo练,编成京旗常备军一镇。常备兵的平时编制,以镇(镇相当于ri军师团)为最高编制单位,全镇官兵共12512名。每两标为一协(一协共有官兵4038人),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官兵1117名)、1个辎重营(官兵754人)、1个工程营(官兵6人)。步、炮、工兵每队均为三排,每排三棚;马队两排,每排二棚;辎重队三排,每排三棚。常备军所谓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后世的师、旅、团、营、连、排、班。其编制与中国传统的营制完全不同,已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步、骑、炮、工、辎各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作战单位。
北洋常备军可以算做中国现代陆军的开始,袁世凯计划先编成北洋常备新军左镇和常备新军右镇两个军制。1902年当年,北洋常备军左镇首先练成,袁世凯羽翼ri丰!北洋常备军建立后,王士珍任第一协协统,其后又成立了第二协。当时袁世凯有个新规定,是“用人唯才”,因此新军所有高级将领必须经过考试,成绩最佳的出任高职。第二协成立后,举行了一次考试,得分最高的是冯国璋,因此便由冯出任第二协协统。
袁世凯当初在小站练兵时,手下的三个重要大将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号称是北洋三杰。袁对这三人一视同仁,不分轩轾,这也是统御之术,要他的三个互相牵制,才能很好地控制。常备军的协统由考试选拔时,王士珍和冯国璋都顺利当了协统。而那个合肥人段祺瑞似乎很不善于考试,等到北洋常备军第三个协(右镇第一协)成立时,袁怕这位考试成绩不佳的段祺瑞,仍然考不上,就在考试前把试题偷偷告诉了段,这才使段当上了协统。
这件事使段一直念念不忘,常常对知己的人说他受袁宫保私恩太重,难以报答,也让其一生基本上死心塌地肯为袁效力。
此时,袁世凯手上的常备军已经有一镇三协,两万多人,再想扩充肯定会引起满人权贵的猜忌,杨士所指绝好的时机就是为此。如今ri俄两虎相争,朝廷防备空虚,万一谁打着打着兵锋一转,势必会长驱直入,这běijing城还不再次让人给端了。
眼下提出扩充北洋军备,没人会说出个不字。
袁世凯会意,但还是满脸忧愁,“现在库储一贫如洗,这编练新军花费甚巨,到哪才能找那么多银子。”
杨士琦说道:“国事为重,现在关外军情紧急,大人可奏明太后要求将各省协饷共济北洋。”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大小是否还记得督办汉阳铁厂的那个林安华?”
袁世凯点了点头,有些不解地看着杨士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