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苦涩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苦涩 (2 / 4)
        在曲伟卿的努力之下,谈判进展很快,中英双方的差异虽然很大,但是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起码比不上第四集团军的补给问题严重。

        张一平的最终底线就是:

        第一、英国人要无条件地释放被囚禁在华工营里的华工,这是华工们最基本的人身权利,这点没得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二、中*团可以消除对普瓦的军事威胁,将102师撤出普瓦的外围,回到双方默认的边界线外,另外释放英军战俘。

        第三、至于鲁昂港,中*团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的之前是不会退出的。但是如果英*队需要使用鲁昂港口和周边的铁路设施,我们表示欢迎,中*团会保证他们的船只和货物的安全。

        第四、至于鲁昂港口的物资,这是中*团的战利品,中*团最多只能象征性地归还一部分,其余的应归中*团所有。

        虽然这跟英国人的期望差得有一点远,不过既然英国政府已经下决心解决中*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不算问题了。

        英国人最担心的还是第四集团军物资补给的问题,只要中*团解除了军事上的对立,这就不是问题了。

        自从鲁昂港被中*团占领之后,西线战场亚眠以东的英国远征军第四集团军的物资补给只能够靠加来港的物资,但是加来港与亚眠并没有铁路相通,只能通过公路运输。

        然而中*团的第102师在瓦普的外围,虽然暂时还没有切断加来港与瓦普之间的公路交通,但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架在脖子的大动脉上边一样,让英国人心惊胆跳,坐卧不安。

        以102师的攻击力,完全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攻破缺衣少食的加拿大军的防守,占领瓦普,切断第四集团军的生命补给线,让第四集团军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抵御德国人的进攻。

        张一平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对英国人强硬,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是在欧洲,靠的是拳头硬,而不是优美的音乐。像曲伟卿和英国副大使以及众多不知道内情的人那样,以为靠一首歌打破了双方的僵局,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现在,既然中*团答应消除对瓦普的军事威胁,另外还开放鲁昂港和周边的铁路,这样英国远征军第四集团军的补给问题就完全解决了。至于在鲁昂港口码头上的物资,虽然英国人有一些心痛。但是大英帝国海外这么多殖民地,这些物资虽然数量庞大,但相对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

        历史上对这一次谈判给了很高的评价,有后世的“乒乓外交”一样高的地位,称之为“音乐外交”或者“一条大河外交”。通过一歌曲,两个集团消除了误会,增进了了解,双方开始携手合作,推动和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正式的协议还没有签订,但是有一些项目已经开始执行了,比如遣送华工营的华工到中*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