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短兵相接 (2 / 4)
一线阵地上有四十余名中国官兵,迟大奎一声令下后,山后的尚余十五人的预备队冲上阵地。
日军大约有90人,中方不足60人,按常理来别说日军兵力高于中方,就是双方兵力相若,光靠白刃战,中方是抵不过日军的,哪怕是擅使大刀的29军。
要知道,前几日在喜峰口的夜袭战中,是109旅集合了2000余人,日军是第16混成旅团的1000余人,中方是夜袭还是以2比1的兵力比,才打成了近乎于1比1振奋国人的战损比。
那是因为,在白刃战中,带着刺刀长达1.7米的三八式步枪的确占便宜,而且日军的拼刺术真不是盖的,别说是对上中国士兵,就是放眼全世界,他们也是顶尖的。
就连数年后和他们在太行山和河北平原上对上的红色部队,在最开始和这些精于拼刺的日军老兵碰上,都吃了不少的亏。
红色部队那可是整个中国最顶尖的白刃战强军,他们说自己第二,放眼整个中国没人敢说第一。
当然了,白刃战强那也是被逼的。打一场仗,普通士兵普遍就只有三发或五发子弹,三枪打完就得挺着刺刀发起冲锋,若这方面再不强那还能活不?
饶是如此,被死亡逼着白刃战极强的红色部队遇见战争初期的日军老兵,也往往需要两三个对付一个,只有少数人能一对一和营养丰富膘肥体壮经验日军步兵单挑。
以至于后来红色部队专门准备了2米长的红缨枪带上,一旦遇到白刃战,不端步枪玩长矛,1.7米长枪还短了一截的日军这才萎了,长了30公分的土制武器杀得日军哭爹喊娘。
但这个时候的29军可是大刀片,不过90公分长,和日军三八步枪一个等级上。
别说山下观望的日军各级指挥官,就连阵地上的中国官兵,也都已经做好了全员战死在这里的准备。
然而,冲进战壕的日军突然发现了一个极其悲剧的事,实在是战壕太窄了,不过1米宽的战壕导致他们长达1.7米的步枪根本不能闪转腾挪,只能向前。
而中国人的大刀,在这里却很适合,不仅可以挡,还可以劈,又可以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