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 山东一条葛 (3 / 6)
尚让骂道:“我管你是铁头门的,还是铁裆门的。”
上去就要打,被尚君长拦住,拉了回来,低声说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光棍不斗势力。你不要惹事,再耽误了大哥的正事。”
董彪这才仔细看看黄巢等人,又看了看黄巢等人的盐车。盐车都用布盖着,本来看不见,但是刚才柳彦璋去抓盐的时候,没有盖严,露出了一点角。
董彪虽然怀疑是卖私盐的,但是见对方人多势众,都像有武艺的,也不敢冒犯,扬长而去。
黄巢给了老汉一两纹银,让他们再寻营生。老汉千恩万谢,带着孙女洒泪而去。
……
六人进了濮州城。濮州即今天的濮阳。
濮州与曹州一样,都位于黄河边上,又是中原重地,受到战乱和黄河水灾的影响,此地乱多于治、毁多于创。到了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濮州一段叫做永济渠,水患得到治理,此地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进入唐朝,黄河安澜,濮州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此地又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天文学家僧一行,名臣杜鸿渐、张九龄,名将南霁云,都是濮州人。
但是当了晚唐,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此处兵来兵往,再加上贪官暴敛,濮州百姓又陷入火坑。
即便如此,濮州城的气象还在,很多店房林立。尚让见大街旁有个很气派的客栈,挂着幌子,上写:“广源店”三个大字。
尚让就打算进去,被尚君长拦住,低声说道:“兄弟,这次来濮州不同于其他,我们这次是来贩盐的,不能住这样的店,要低调行事,住小店。”
众人又往前走,走到一个清静处,见角落里有个小客栈,挂着块匾,上写“陶朱招商店。”
店房掌柜的见门口有人,急忙出来,和气说道:“众位客官,是到濮州经商的吧?正好可以住我们这家店,我们店叫做陶朱客栈。以前的陶朱公范蠡就是在我们濮州一带经商,三致千金的。客官住我们店,陶朱公也会保佑你们发大财的。”
尚君长笑了笑,说道:“掌柜的,就在你店里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