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与宁师兄分别 (2 / 4)
清风扬看马芝吃瘪,解释道:“这本教材里面汇聚了不下上万个神王和数十万其他修为世界神对世界起源和构成的理解,他们的意见涵盖在一个空间中,各自衍化,不同见解难免里面有冲突和矛盾,彼此就互相打架、争斗、吸收和消化,弱的、错的见解会被消耗掉,有一见之长的就会演化,分分钟就衍生出不同的结果,且这些结果会继续变幻。”
马芝感到有意思,竟然将不同的见解融于一书中,让见解自行衍化并决出胜负。他向清师兄表示感谢后,就摒息宁神,再次看向那本书。他能够参悟虚空中天道规则,自然可以理解神王们的见解。
但是等他将神识渗透进书本,忽然愣住,书本里蕴涵着数十万个见解,这些见解一直在衍化,而不曾有最终结果。即便是有冲突矛盾的见解,它们争斗,也不是消灭对方,而是见解碰撞后,出现新的思绪花火,会星火燎原般衍生出新的见解。马芝一时想起曾经在凡人世界看到的电脑,它会在瞬息间计算不同的结果并且自寻规律去运行。
当然,眼前的更复杂,所有的见解都在运转衍化,没有最终结果,只有不停衍化的过程,仿若所以的见解都有自己的平行道路一般。也是,大道三千,各有不同,那些神王一个个都有着自己的大世界,能够在神界屹立不倒,其对世界的领悟自然有其合理之处。
马芝体会一会那些见解,这些见解与神王规则异曲同工,可以说是对规则的解释。马芝一时想起青丘神王顺着规则之线会渗入他的脑海,想把握这些见解会不会存在同样的隐患?凡人书本上的见解或许是死物,应该不会存在类似隐患,但眼前这些见解是活的,说不得也有着神王埋下的陷阱。
马芝如此想,灵机一动,索性不去通读那些神王的见解,而是将自己对世界起源和构成的见解注入这本书中。如果自己的见解能够在这本矛盾重重的书中存活下来,衍化它的道路,那足说明自己的见解具有独特性。如果那浅薄的见解能够在里面生生不息,不被消灭,而是壮大了,岂不是是意外收获?
果然,当马芝将自己关于世界的起源和架构方面的见解注入书本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见解虽然浅薄,却打破原有的平衡,他的见解立即得到其他见解的群起攻击。
但是只要有道理,有可取之处,那么点滴的见解也可以衍化出不屈的战斗意志,这不屈的意志并不会因为弱小而被击溃,相反,在刺激下会越来越强烈。
马芝的见解在其它见解缝隙里游走,很快就在互相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诱使所有的见解都在紊乱中重新衍化,互为考证,互为激化。
当然,马芝的理解粗浅,而且里面有许多模棱两可的认知,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马芝的理解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无中生有”,包括世界也是如此,鸿蒙之始,所谓的现宇宙处于在与不在的状态,实与虚之间,而虚无最后衍化出浑沌,浑沌承载万物,万物汇聚而成世界。不是神造世,也不是道衍化世界,世界的本源则是自然而来,有了世界才有了所谓的神,所谓的道。世界构成则是万物对世界衍生的道进行解析后,主动重构世界……
清风扬和宁恒之两人喝茶,一旁不语,静静等马芝“读书”。对于沉浸在书中的马芝来说,时间仿若经过了很长时间,但对于旁观的二人,也就是一杯茶的功夫。
清风扬有点惊讶,马芝没有去解读别人的见解,相反让自己的见解注入书中,与其它见解共鸣、激荡,在见解争斗中必然会加深对别的见解的体会,进而让自己的见解壮大,这种方法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他见过许多人,一拿到书本,都忙着死记硬背,想把那些动态的见解记下来,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但是活着的见解又如何记得住,清风扬当时也是似是而非地胡写一统,应付过考试。
马芝看到自己的见解在书中游弋,人会心一笑,就将书本还给清风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