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李家站 (2 / 3)
路遇灾民,乐善好施,分发银两,解困济贫!
这一日傍晚,信王一行人进入陕西延绥府境内,延绥隶属于大明九边重镇之一,驻守西北防务,为大明西北重要军事战略要地,扼守大明西北门户。
大明建国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大明建国初期的严重边患;大明不得不在边境构设防御,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和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是大明抵御北元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屯兵重镇。
近年大明国力衰退,陕甘两地连年干旱,哀鸿遍野,朝廷赈灾不力,致使流寇四起;加之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入境袭扰陕甘边民,可谓内忧外患;如今的陕甘两地,民不聊生,已经乱成一锅粥!
触目所及之下,信王徐霞客脸上皆是愁容满面,眉头紧锁;一路之上,信王在高雄那里得来的五百万银两,已经散发给沿途灾民近两百万。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陕西境内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散发银两等同饮鸩止渴,即便灾民拿到银子,也要能够买到粮食才行啊!
徐霞客长叹一声说道:“天灾人祸之下,首要解决的是人祸,所谓人祸,一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烧杀劫掠;二是来自境内的流寇”。
“嗯!只有平息了人祸,天灾的影响自然而然会降低下来,朝廷将节约下来的粮饷用于赈灾,陕西境内的处境才能得意缓解!”信王苦笑道。
二人并马而行,边走边聊,发现前方一处村寨,众人早就饥肠辘辘,口渴难耐,于是驱马向村寨行去。
村寨很大,足有上百户人家,周围筑起栅栏围墙,不时有庄丁巡逻,显然是防止流寇入侵;来到村寨大门外,庄丁早就发现他们,纷纷保持警惕好奇的打量众人。
为首一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黄脸大汉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是不是‘黄龙山’王嘉胤派来的?”
徐霞客微笑拱手道:“这位小哥,我们是过路的商贾,想在此借宿一晚,可否行个方便?”
黄脸大汉看了看众人,见他们除了那位绝美少女携带一柄宝剑之外,其余皆是空空两手,而且全是少年人,眼中警惕之意出现一丝松动,随即说道:“现在流寇活动频繁,你们来历不明,不方便放你们进来,请速离开吧!”
“小哥,你也说了,现在流寇活动频繁,如今天色已晚,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行个方便吧?”徐霞客再次拱手道。
黄脸大汉闻言,心中不忍,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请示父亲定夺!”
“多谢小哥!”徐霞客微笑拱手。
稍倾,黄脸大汉引领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来到寨门,中年人护着栅栏向下观瞧,俯身问道:“几位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