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粮长制度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粮长制度 (3 / 3)
        赵和听他这么说知道这几个家伙真的认识自己,赵和赶紧说道:“那里能忘,只是昨天到现在脑袋昏昏沉沉,一时不记得而已!”

        那几个小子听赵和这么说都哈哈大笑。。一个个恭维赵和刚当了官就摆起了官架子。

        “几位兄弟,你们说的总集是什么意思?”

        “二哥你真忘了不成?总集就是粮长啊,昨天在梅李镇乡公所,县里的二公不是让二哥代理粮长吗?”

        赵和听他们这么说才想起来,自己原来已经替代父亲赵志高成为太平里的粮长。

        赵和大学专业是金融,自然要学习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对明清时期的粮长制度十分了解。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开设粮长制度,这项由朱元璋开创的基层服役征收制度,与秦汉到唐朝的乡官制度,还有宋元时期的差役制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极其富有特色。

        简单来说,粮长制度就是朱元璋根据各地缴纳粮食的多少。。设置不同的区,也就是“随粮定区,区设粮长”,然后指派这个区田地最多的大户来充当粮长,然后由他来负责税粮的征收和押运。粮长本人不属于政府编制,担任粮长期间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都由粮长自己承担,政府不予报销,他只是以私人的身份来接受政府的委托办理公务。

        因为担任粮长需要承担大量的费用,而且还需要把每年征收的税粮登记造册,所以就要求粮长不仅要家境殷实,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当时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地主就成为了朱元璋的最佳人选。这些人他们本身自己就有大量的土地,完全可以承受的起公务负担,而且他们大多出身于耕读世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完成粮长任内的工作自然不在话下。

        粮长虽然不算基层官吏,但却是帝国统治的重要一环,赵和虽然看不起担任粮长的赵志高,但在太平里,赵志高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当久远的记忆从赵和脑海中出现的时候,赵和才知道,原来这个粮长还是很重要的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