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东进同盟 父女决裂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6 东进同盟 父女决裂 (1 / 7)
        作为自古就利用密宗教派作为自己统治基石的吐浑国,历代国主总会扶植国内本地的藏教领袖“金刚明王”作为神化自己的工具。只不过随着工具日益的壮大,作为教派领袖的金刚明王势力日渐尾大不掉。最终在格松赞普的兄长为国主时,第九代金刚明王丹巴增措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顺利打压了吐浑国的皇室权威。在推行吐浑国政教合一的体制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为了确保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基业能够得到顺利的传承,丹巴增措在原有教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密宗双修的理念。不管丹巴增措印日此理念的初衷为何,但是通过密宗双修,丹巴增措确实让几个所谓的“觉姆”(女喇嘛)为自己诞下了众多子嗣。有了这么多子嗣的培养,丹巴增措确认可以将吐浑国政教合一的体制完全巩固。但是他却小看了他政治上的对手——格松赞普。

        自打兄长死后,格松赞普遵照吐浑国王位“兄终弟及”的传统,顺利继承了吐浑国的国主之位。多年的隐忍使这位已经四十岁的君王尽显大器晚成之象,在丹巴增措展现对新王的关怀之下,格松赞普对这些照单全收。

        本以为新任的国主已经完全在自己掌控之内,不承想在自己的生日这天,格松赞普突然发动政变,囚禁了丹巴增措。这在吐浑国后来的历史中,被称作“格萨尔复辟”事件。

        在顺利扳倒政敌后,格松赞普根据吐浑国民间传颂的英雄格萨尔王故事,自立为“格萨尔王”,并立下国法,格萨尔王才是吐浑国真正的君权神授的正统。为了进一步利用和削弱藏教的教派实力,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格松赞普,将藏教分为了黄教和红教两派。更为讽刺的是,在处死了丹巴增措及其成年儿子们之后,对于丹巴增措的两个幼小懵懂的儿子,格松赞普却格外开恩,养在了身边。

        “伟大的格萨尔王啦,您为何要留下这两个孽种呢?”仆从四郎降措不解地问着格松赞普。

        “四郎降措啊,你可知道吐浑国内信仰藏教的臣民有多少吗?”看到四郎降措没有说话,格松赞普继续说着:“从懵懂的孩童到本座,都无不信仰着我们至高无上的佛陀。本座处治丹巴增措并不是亵渎神灵,乃是丹巴增措以神灵作为掩护,妄图僭越国政。如此再让他恶搞下去,吐浑国必将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伟大的格萨尔王啦,经您这么一说,奴才总算知道了。但是伟大的格萨尔王啦,您要如何处置丹巴增措的两个儿子呢?”

        “让他们继续继承乃父的事业吧,但是暂时需要本座的亲自调教。”格松赞普不仅在四郎降措面前,在任何人的面前都在粉饰着自己的仁德。其实格松赞普心中知道,远在吐浑国东北的拓跋景昊日趋壮大,并且杀死了吐浑国在那里扶植的傀儡君主。为了能够尽快对拓跋景昊施以制裁,必须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整饬吐浑国的内部敌对势力。

        在历经了半年多的肃清之后,格松赞普确信已经完全掌控了吐浑国内部的政权,为了实现自己能够间接掌控教权的目的,格松赞普分别将丹巴增措的两个儿子立为了黄教和红教的教宗,由此,吐浑国内部经历了从政权到宗教的彻底改制。虽然格松赞普达到了目的,但是却在这种内部整顿的内耗中极大削弱了吐浑国的有生力量。

        眼见着拓跋景昊的党项族日益强盛,格松赞普决定派四郎降措前往华夏皇朝进行必要的外交活动。只不过吐浑国从来都未曾与华夏皇朝有过正面的接触,第一次出访国外,四郎降措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顾自顾自地往东北面行进,尽量绕过党项族的势力范围。

        四郎降措一行抵达到华夏皇朝的第一站便是殁阳城,不明就里的四郎降措一路之上见到的全是村寨,头一次看到如此宏伟辉煌的巨大城池,误以为殁阳城便是华夏皇朝的国都所在。

        嵯峨虎见到四郎降措自然礼遇有加,当四郎降措说明来意,问及皇朝国都所在时,嵯峨虎心下一沉,仔细思量了一番,既然吐浑国与拓跋景昊有过这样的过节,不妨加以利用,或许可以将自己与拓跋景昊对峙的局面扭转过来也不一定。

        “先生远道而来,是要去华夏皇朝的国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