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1 / 5)
骨国苗氏地处资阳江东南部,原本雄踞资阳江东西两岸,到第七代骨国公苗铁,骨国依靠本国内的山川资源,大力发展,人口一度位居各封国之首。但苗铁本人野心勃勃,并不满足于只做封国之主,故而趁华夏王朝第十代君主轩辕玉秀初登大宝之时发动叛乱,一度战令王朝本国主城之一的中兴府及周边小城。然而轩辕玉秀本人乃是历代轩辕氏君主中不出世的圣主,正当苗铁准备挥戈西进继续攻伐轩辕氏时,被轩辕玉秀联络的安国楚氏攻占了骨国的国都牯藏城,苗铁正在回救之际,轩辕玉秀联合其他封国一举在方寸山大破苗铁,最终骨国落得割地降爵的下场。苗铁临终前曾让自己的儿子苗不遗赌誓要铭记方寸山之耻,由于骨国的国都也被划分给安国楚氏,苗不遗带领族人迁至资阳江以东,建方寸城以自励。虽然后续苗不遗极力讨好轩辕氏,但骨国的公爵爵位一直未能恢复,故而骨国侯苗不遗已然对轩辕氏失望至极。
自苗不遗继任成为骨国侯之后,在讨好轩辕氏的同时也在极力亲近北方的定国,加之定国公刘晨本人敦厚,近十年来骨国和定国的关系极为密切。正当定国公刘晨因为轩辕立辉的传召而头疼之际,苗不遗却派自己的长子率军五万征伐定国,此举无疑是给定国尴尬的处境上雪上加霜。
会看定国骏远城内的定国公府,满心欢喜的刘晨却发现来人不是欧阳靖,而是高乙存,心中的失望完全表露在脸上:“哦,是国相大人啊,不知国相大人远来定国是何用意,或是奉诏来斥责我等十年来未尽王事?”
“呵呵,老朽此来乃是为了挽救定国而来,定国公何故如此刻薄相待?”
高乙存老练的镇定使正值壮年的刘晨大为光火:“这么说,我定国今日尴尬的局面还要感谢国相大人平日里的周全咯?”高乙存已完全能从刘晨的话语中品出他对自己的厌恶,但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仍然继续听着刘晨的质问:“那好,孤正想听听国相大人有何高见,请吧。”说罢,刘晨施了一礼,迎高乙存进了正殿,在场的诸位心腹大臣也尾随二人进去。
“国相大人,有什么高见就赶紧说出来吧。”刘晨淡淡地说。
高乙存坐在客座上,细长的眼睛看了一眼刘晨,又瞄了一下刘晨手下的众位大臣,最后眼神落在了谋臣谢语堂的身上,同样用淡淡的口吻问到:“这位莫非是燕云居士欧阳靖极力推荐,与我朝大学士何文权并成为东西玉柱的谢语堂谢大人?”
谢语堂听后,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礼回答道:“正是在下,国相大人果然巨细明察,居然连王朝封国内的市井之人都能了然于胸。”
“哈哈哈,能够认出谢大人可不需要什么独到的眼光。”高乙存随意地摆摆手,仿佛在自家的客厅一样,继续说道:“在场众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定国公继位之后,遍访定国奇才,加上艳云居士欧阳先生的极力搭线,方才请到大人这位大贤辅佐。只是不知道大人可知今日定国之危?”
“承蒙国相大人的谬赞,下官本是村野之人,难得定国公的抬爱,收为幕僚,平日里也就仅仅只是陪着定国公袖手谈心性,对于国内的政务哪管得了那么些许?既然大人不耻下问,那下官就斗胆说出个一二,无非就是邻国侵扰,我等众人刚刚还在与定国公退敌之策,不想大人亲来定国,预教我等御敌良方,故而斗胆请教国相大人,为今之计应当如何?”
“好个牙尖嘴利的村夫,四两拨千斤的本事倒不小”高乙存心中恨恨的说,“看来没必要再和他们兜圈子了。”想罢,高乙存正了正座位,高声说道:“定国之危,原不在几个扣边草寇,真正让定国处于危难之中的乃是真龙之怒!”
“皇上只是下旨让我主前去觐见,然我主事务繁杂,正在商议选派使者前往汉水城请罪朝见,谁知苗涯提军侵扰,故而此事未及商定。”谢语堂义正言辞地说道。
“哦。”高乙存只是简单应了一声,其实离开汉水城后,他只是在中兴府逗留一日,向留守交代完事情便立刻赶往定国。高乙存思忖了片刻之后又说道:“其实苗不遗之所以敢无所忌惮地入侵贵国,无非也是因为定国公在这十年间未曾派一人前去王朝朝拜,导致皇上对定国公日渐不满。他乘天子发明诏召见定国公,料定此时攻伐定国其他诸侯必定会袖手旁观,天子也会坐视不理。加上如今定国外患重生,北狄东胡一直虎视定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