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圆满》(二)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8、《圆满》(二) (3 / 6)
        在与主席“争吵”这晚,谢兰生在电视上面看到一个xx峰会,上面众人宛如演员给观众们认真观看,突然之间脑子里面就浮现出一句话来:电影,是高明的政治;政治,是高明的电影。

        …………

        经过这样一遭子事,谢兰生也懒得再带《山坎》参加电影节了,包括一切的电影节,他可不想再次经历戛纳前的那些争吵了。

        说不定,他以后都懒得去了。

        反正,他还有钱,而且不少,可以再拍好几部呢。“文艺复兴国际”的bill又把《生根》卖出10万磅,也就是英镑贬值后的15万美元。

        决定不去电影节的谢兰生便开始带着《山坎》在中国转悠。

        1994年,中国的大中城市“咖啡厅”如雨后春笋。

        谢兰生想“咖啡厅”的大多顾客比较“文艺”,说不定会喜欢电影,于是他便带着《山坎》一家一家咖啡厅谈,说帮对方打造特色、吸引顾客、赢取竞争、增加利润。他说,自己可以放映电影,这样,文艺青年在他们的咖啡厅里便能看到电影院里看不到的市面上也买不到的三四部文艺电影,其中《生根》曾在都灵一举拿下最佳影片,《美丽的海》则在戛纳一路杀进竞赛单元,而且,这些都是中国片子。谢兰生还说,如果有人想看电影,那他一坐90分钟肯定还要再点东西,再消费消费。

        他说动了挺多老板。

        这些老板同意兰生支个白布放映电影,用以吸引文艺青年。来咖啡馆的顾客们想看电影就看电影,想自己聊就自己聊,不耽搁——谢兰生并不缺资金,给电影做了字幕。

        放映效果竟然很好。

        不少顾客非常喜欢,尤其是年轻女孩子。他们看的非常入迷,有些人还轻轻抽泣。

        谢兰生觉得,果然,电影还是要给人看的。

        他最开始就只想拍,一切源于创作冲动。可这几年下来以后谢兰生又不满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