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梅社的歪招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梅社的歪招 (2 / 2)
        这番话说得众员工面面相觑,发行部主任忍不住解释道:“梅社,北上广这几个城市一直是我们想努力开发的,现在实销率能做到六成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能和我们主场比,据我了群,就算北京的《精品购物报》在这些地方也都普通采用代/销制,实销也不过七成左右。一线城市的经销商牛得很,不满足他们的条件就不要货。我们都谈判了很多次,实在是没有办法。”

        梅立华脸一沉,很不高兴地说到:“《精品购物报》能做到七成,我们为什么只能做到六成?我看报纸内容方面还有提高的余地。北上广有啥大不了,难道我们西洲就是小妈生的?”

        西洲话“小妈生的”,意思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不受待见。这话就带点儿市井妇女的粗俗了,大家都觉得这梅社的文化素养好像还是有些问题。

        只听她又说:“还有,我发现给各个经销商的折扣也不一样,高的六折,低的五五折,这样很不规范,存在灰色空间,我觉得应该把折扣全部统一。”

        这话初

        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情qing)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发行部主任倒没注意她的夹枪含棒,他一门心思想劝说梅立华停下这些不靠谱的念头。便继续说:“要统一折扣很难,各个区域和经销商的(情qing)况都不一样。基本上我们和各家同行都是采用的这个办法,比如针对某个书商,我们和全国靠前的几家报刊社,折扣还是一样的。”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梅立华的脸色,又继续解释道:“至于代/销的问题,目前行业内的报纸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代/销,如果包销,根本就打不进去。而这些城市,对我们的广告又非常重要,大客户的总部基本上都在那里。”

        梅立华摆摆手:“不要全都找客观理由,只要工作做到位,没有什么打不进的城市。这样,你们不是现在实销六成吗,就按照现量的六成给他们发货,他们卖完了,发行量不是也没有受到损失吗?另外也考虑到你们说的特殊(情qing)况,政策上适当放宽一点,给15%的配报。这样每期可以节省近2万份报纸,按每份成本1.5元算,就是3万,全年51期,就是150多万呢。能节约这些费用,你们都没有考虑到吗?”

        员工们“哗”的一声议论开了,这话就说得太外行了。给经销商六成的货,经销商也不可能全部买光,还是要按照实销比例来算,实际上差不多就只能卖到四成左右。说不影响发行量,完全是主观臆想。而且,报纸每年的销售额差不多8000多万,还几乎没怎么推广,这150万包销的退报本来就算是市场开拓费用,省下这点小钱,大的损失可是看不见的。

        发行部主任还想说点什么,但看梅立华(胸xiong)有成竹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现在发行量下降,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都显得是在推诿责任。只是心里却很不服气,气鼓鼓地想道:“不知道哪个领导和她有一腿,把这个老处女派了来,以后的广告和发行有得好瞧了。”

        (本章完)

        还在找"未来十分钟

        :""看很简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