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七章 君昏臣佞 (3 / 4)
杨国忠眼珠转了转,又道:“陛下,臣以为不但可募长安市井百姓为兵,守潼关的将领也当仔细参详一番。高仙芝固为国朝名将,可他凭借潼关易守难攻的天险,守关半月便折损两万多人马,臣以为高仙芝可能不适合继续领兵守关了。”
要说杨国忠明明没什么本事,却颇受李隆基的重用,不仅仅是杨贵妃的原因,而是这个没本事的人说话却特别有技巧,往往能够一言道出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刚接到高仙芝的求援奏疏时,内心就对高仙芝造成如此大的伤亡颇为不满,只是国朝大将为君上征战,李隆基不好说出伤人的话。
结果此刻伤人的话却被杨国忠说了出来。
李隆基眉梢一挑,饶有兴致地道:“国忠有何高见,朕愿闻其详。”
杨国忠道:“高仙芝曾经是安西节度使,安西荒蛮之地,万里黄沙,高仙芝领兵习惯了平原大漠交战,但守关却是城池攻防战,高仙芝之长处并不在此,从潼关折损如此严重的情势可以看得出,高仙芝此人并不擅长守关,臣以为不如换将。”
李隆基愈发有兴趣了,笑道:“哦?国忠觉得可换何人为守关之将?”
杨国忠毫不犹豫地道:“臣以为,可换哥舒翰。”
哥舒翰这个人选,是杨国忠深思熟虑过的。
长安朝堂向来有党系,哥舒翰就是杨国忠一党。当年为了对付李林甫,李隆基刻意培植杨国忠的朝堂势力,不但让杨国忠身兼二十余职,而且有意无意地鼓励杨国忠多与朝臣来往。
这便是李隆基另一个昏聩的表现了。当年的韦坚案,时任河西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只不过跟当时的刑部尚书韦坚逛过一次夜市,就被李隆基借题发挥搞成了大案,韦坚和皇甫惟明皆被赐死。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韦坚和皇甫惟明是东宫太子一党,李隆基要打压太子,于是拿这二人开刀立威。
而到了杨国忠这里,李隆基却对杨国忠结交边将哥舒翰睁只眼闭只眼,以默许的态度任由二人来往亲密。
因为李隆基需要杨国忠快速成长起来,在朝堂里占据一定的势力,将李林甫取而代之,也给太子造成一定的威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