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8章 论政 (1 / 3)
朝霞满天,秋风瑟瑟。
出城之后,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农民们在辛勤耕播。
王允通过牛车的车窗,望着田地中这一份劳作的场景,不仅高声感慨道:
“亏得有了前汉赵都尉之耦犁,否则百姓们耕田不知如何辛苦呢!”
此时是用耦犁耕田,为西汉搜粟都尉赵过发明,耦犁为二牛三人,二牛抬杠;播种采用耧犁,可以只用一牛,因为是松土。
《齐民要术》引汉代崔寔《政论》“赵过……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一直到唐代曲辕犁出现之前,耕田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只有二牛一犁才能够保证耕地的深度。
(PS:有出土汉代“一牛一犁”的图画,不过那依然是直辕长犁,一牛未必能拉动,即便真有,也肯定不能保证耕地的深度,只有深耕才能保证粮食足够亩产。
贾思勰《齐民要术》出现在西元533年后,该书只提供了这一种耕田方法,就是明证。)
旁边白述听得王允说话。。首先应答道:“的确如此,若无赵都尉,不知有多少人还要饿肚子呢,像赵都尉这般干吏,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人!”
“的确如此,若无他的耦犁和代田法,何以我大汉天下百姓有数千万之众?这都全是赵都尉之功!”王允点点头。
代田法,是一种垄沟间作法,具体办法是: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
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有人评:“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刘玘将他们的话听在耳中。。眼睛一直看着那耦犁,却没说话。
“刘郎,我觉得你的合作社很好,还带有互助功能,居然还可以提供平价租牛和犁,此法值得推广,须知现在很多**者,逼得农民破产呢!”王允突然间抬起头对刘玘说道。
“目前处于刚起步期,也只建立了两家合作社,也看不出多大效果,下一步,在下准备在整个东平推广,如果想要看到效果,怕是要两三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