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4章 统计 (2 / 4)
很快。。李妻将热汤端了上来,刘玘谢过。其实热汤也就是开水,讲究一些的会加一些蜂蜜,饮茶之风此时在中原还未流行。
“刘郎,你若要想为吏,单在聚室读书可不成,县吏考试乃功曹负责,他多取县校生,就是乡庠生,他也瞧不上的,何况聚生?你应设法速进县校就读,或许会事半功倍!”
“算了,我尚需在家中照顾阿妹,不敢远走,就先在聚室混几岁!”自己已准备直接考试,还去学县校读什么书呀?
李尚一听,摇摇头,心想,就你那学习成绩,直接考吏肯定无望,只有等你伯父伯母找关系给你推荐了。
此时人们为吏,若想从中上层起步,大多靠察举、征辟、推荐,以这种方式为吏,也必有“策试”。
汉顺帝“阳嘉新制”(132年)以前,策试成绩优劣只确定你职务好坏与高低,绝不会出现因“不及格”让你回家这种情况,这也是察举制和科举制的本质区别。不过那以后,即便是举“孝廉”,也有很大可能被“黜落”,这就表现出“察举制”向“科举制”过渡。
但这还不是完全的科举制,因为,参加考试必须经过推荐,还不允许自荐。
若从下层少吏起步,由于申请人多于职数,一般都要先由主管曹吏对申请人进行简单考试,主要考识字、书法、律令、计算等四方面知识,然后再择优向上面推荐。
因为推荐人本身要对被推荐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大多不敢马虎。
……
却说二人正聊着天,忽然外面传来吵闹之声。
二人知道有些不寻常,于是赶紧起身出门来查看。
刚踏出门槛,就看见一名三十余岁、穿着黑色公服的少吏站在门口。
李尚赶紧对刘玘说道:“那是邓户曹。走,速去拜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