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 夜色明黄 (1 / 7)
论及海战的指导思维,战列线是不得不被提及的一个重磅名词。
曾几何时,风帆方兴,随着吨位扩大和铸铁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火炮和越来越远的射程第一次改变了人类对海战等于接舷的刻板认识。
但当时的火炮精度有限,极低的命中率和不稳定的发挥使海军苦不堪言,一度只能重新擎起“勇猛”的大旗,在军队中摒弃炮火,鼓吹刀剑。
直至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弗朗西斯.德雷克用海盗擅长的突袭扯散了无敌舰队的正面,查尔斯.霍华德以有限的炮火和首创的线列炮击给了西班牙人致命一击,奏响了西班牙海洋帝国的挽歌。
英格兰的海上霸权之路从这一刻起步,而查尔斯.霍华德和弗朗西斯.德雷克所共创的线列炮击战术成为了这一步坚实迈出的旗帜,战列线从此被世界各国奉为圭臬,连最强大的战舰都被冠以战列舰的勇名。
然而,战争的器具总会因为战术的改变而改变。
战列线横空出世后,世界各国的海军不断趋向船坚炮利,火炮的穿透力跟不上船壳的厚重,想在战列线中击沉一艘主力战舰正变得越来越难。
在大不列颠海军部的内部数据中,三百门以上中等规模海战有80%流于平局,战斗双方无沉无破,热热闹闹聚,热热闹闹散,平安喜乐,不伤和气。
这绝不是军人追求的世界。
故而自18世纪中叶起,一种对复古战术的讨论在皇家海军中尘嚣日上。
抵近!
极端地崇尚高速抵近,奉行在海战中推行短兵,模仿海盗,以单舰对决或小规模战团实现速战,胜战。
这种讨论主要集中在思维活跃,不受传统困扰的年轻人当中,而他们的第一个成就,就是把危险的臼炮搬上了战舰。
侧舷切进战术,充分发挥重磅火炮的近程穿透力和大型战舰的舷高优势,在50至150米距离展开运动炮击,大幅度提高炮击命中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