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诸藩王城关遥祭先帝 (1 / 4)
老迈龙钟的朱元璋似乎预感到他的大限将至,已许久未出宫门的他摆驾去往中山王徐达陵寝。他被穆恩扶下龙辇,又坐上肩舆,仪卫将他护送到徐达墓碑前才落下舆轿。他遣退侍从,就那么斜倚辇上,同他墓冢中的至交兄弟如拉家常般安适地叙起话来。
回顾早年群雄并起,连年混战的岁月,肝胆相照的二人一同加入起义军,经历鄱阳湖大战击败陈友谅,麾师剿灭张士诚,紧接着一鼓作气攻下元大都。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帝,而徐达又马不停蹄地挥师北伐,着破虏平蛮,保家卫国的使命。可以若无徐达出生入死,为他保驾护航,明军如何能连战连捷,江山稳固……
殷殷怀念之情从朱元璋浑浊的泪眼与深挚的语气中表露无余,他徐徐道:“天德啊,我曾猜忌过许多老部下,却唯独没有怀疑过你的忠心,你是我朱元璋这辈子唯一能够以性命相托付的知己。自打从妙弋那儿得知你真实的死因,我是既痛又恨,你原不该过早殒命,是我间接害了你啊......你当初我若答允太子,将妙弋许配给他,是不是也就没有后来那许多糟心事了?”
几多伤心旧事如排山倒海袭来心头,他不觉已是老泪纵横,喟叹道:“只恨我还暂时不能替你诛戮凶手,现如今只是将她软禁监管。你别怨我,我的老伙计,好兄弟,该她偿还的,我迟早同她清算明白。”
他用手中黄绢擦试眼角,仰望着瑰丽流云,又道:“近来,总在梦里得遇故人,醒来许久都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这一生总觉太短,许多未竟之事已然力不从心,也许,我就快去见你了……”滔滔不竭地吐露心腹,加之触景伤怀,他情绪波动地厉害,只得闭目养神半晌,才逐渐恢复些气力。
御驾回宫的当晚,朱元璋召来几位近臣,开诚布公地谈起他的身后事,大臣们惶惑不安,无一人敢答言。他笑道:“众卿家切勿觉得有压力,朕只是想将心中担忧同诸位卿家言明,商讨出应对之策。诸位都是朕千挑万选来辅佐皇太孙的能臣,可有哪位能预见到在朕百年以后,京师将会面临何等难题?”
一位曲眉丰颊,神采奕然的内大臣趋前奏禀道:“陛下,子澄斗胆,若有那么一日,各路藩王必定归京集聚,恐会生出变故。可若禁止藩王们入城,实是有违孝义,届时若无陛下诏命,臣担心无人能控制住局面。”
他虽说的隐晦,却也道出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隐忧,遂忖度着道:“朕会让皇太孙主理丧事,丧礼一过,即刻登基,以免夜长梦多。黄子澄,朕再留给你一份遗诏,以备不时之需。”
朱元璋又将审视的目光停留在那位体貌粗壮,神清气正的兵部尚书身上,道:“齐泰,你统领兵部,若遇势态不可控之时,谨记以卫宫护驾为己任,禁暴正乱,扶危持倾。”
众臣跪地盟誓,都道:“臣等谨遵圣命,效死输忠。”
日薄西山,残阳凄艳。
寿限已至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太孙及心腹大臣们声嘶力竭的哭声中永远合上了双眼。允炆听取近臣的谏议,封锁了朱元璋驾崩的消息,并很快在皇城登基称帝,年建文。新的帝国齿轮开始运转,当一切步上正轨时,先帝殡天的消息才传出京城,传至各属地藩王们的耳中。
虽说藩王无诏不得返京,毕竟事关父皇晏驾,国丧重孝,岂能贻误归期,众藩王不约而同快马加鞭奔赴京师。允炆得知他的叔父们在未有诏令之下擅自回京,并已齐聚应天城外时,他焦虑万分,一时没了主意。
被他引为心腹的兵部尚书齐泰进言道:“陛下,藩王们不顾先帝所立律令,率护卫亲兵无诏返京,如今又以奔丧为名聚集城下,为防有人图谋不轨,犯上作乱,臣以为,万万不可打开城门,纵藩王们入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