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马匪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马匪 (3 / 3)
        而相比较山匪,马匪更为凶残暴戾。山匪之所以成为山匪,是因为其有山头的存在,聚拢在山上扯虎皮称大旗,一些个表面树牌坊的都会在旗上写个什么“聚天下好汉,结四海之义”之类的号召旗语言,更有甚者,更是扯出了什么“替天行道,锄奸诛逆”的旗语,直指朝廷权臣。

        不过口气虽大,大多的山匪到底是帮小根子薄,在大秦能有几十号匪徒就算是大帮派了,至于上百乃至更甚的,倒是存在过,但早被官府剿灭了!至于剩下的小鱼小虾,在他们不闹出什么轰动全郡县直传朝廷的大罪之事,地方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漫山遍野的搜寻逮捕。除非是匪徒闹出了人命,有百姓执意状告时才出动捕快做做样子,多半无功而返。

        至于远在京城王上脚下的权臣们,更是对此置若罔闻,不以为意,有谁会和一些个蝼蚁过之不去?还不被同僚们笑掉大牙!

        山匪因此也就在不算夹缝的夹缝里生存下来了,甚至发展的小有规模。但山匪之所以长存,除了官府睁眼闭眼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时他们的一举一动留有余地,能不杀人绝不杀人,抢粮抢财也不尽绝,特别是大多数山匪只抢富户财主,几乎不入寻常百姓家。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真是按号召所说行大义,只是杀猪挑肥的罢了!扣扣索索几十户百姓家,哪比的一家财主来的丰获?

        所以在大多百姓看来,山匪是祸害,但算不上魔头。

        但马匪就不是如此了!马匪是所以称为马匪,不是因为他们骑马,而是他们居无定所,走到哪里就驻扎到哪里。正是因为没有巢穴的后顾之忧,所以马匪下手向来狠辣冷绝,马匪过户,如蝗群入田,过后寸草不留,别说财物,就是命也多半保不得。而且马匪讲究斩草除根,没有杀人还好,如果真开了口子,必然要将此户杀绝,以防后患。

        这倒不是马匪多虑,而是确有此例。曾有有一伙马匪洗劫了一户人家,更是杀了不少人,唯独遗留了一位被爹娘藏躲起来的稚童,那稚童目睹了全过程,身负血海深仇的他暗自下决心要报仇。不曾想这个稚童最终考中了状元,一路青云成为了左氶,仅次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可谓是权势滔天。这位左氶入职后,向王上禀明一切并求来一道王令,这位左氶亲率五千精兵追捕那伙马匪,最终全部抓捕并于京城闹市口予以砍头诛杀,近百人头落地的场景,震慑了当时的所有马匪。特别是杀这位左丞爹娘的马匪并非是杀头而是腰斩,那位马匪身裂而不死血腥挣扎的场景更是让所有马匪胆战心惊。

        自此以后,马匪便多了个斩草除根的潜规矩。马匪过户,寸草不留,杀人,劫财,烧房,所谓三光手段。

        正因为如此,百姓对马匪的忌惮远胜过山匪,和马匪相比山匪简直是和蔼可亲,甚至传闻有人家听到马匪将到的消息后,带着全家拿着财物上了附近的山匪山头去避难,一时广为笑谈。

        官府对于马匪态度也不像山匪那般松散,不只是因为那位与马匪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左丞曾向王上求得诏令要诛尽天下马匪后层层权官对此把关甚严,马匪祸乱之深严重影响地方安定更是重要原因,没有那个地方官老爷希望从自己地方上传出马匪肆虐的消息,特别是传到朝廷里,别说官帽子能不能保住,小命有的没得还是两说。所以上到朝廷,下到地方衙门,对马匪向来持以杀之而后快的态度。

        十个山匪的状子可以不理,但半个马匪的状告都不可放过。

        但由于马匪居无定所,杀人放火后一拍马屁就溜之大吉,等官府到场时早没了人影,又难以追踪马匪行踪,所以官府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任由马匪猖獗而无可奈何。十次追剿,九次落空,剩下的还是在邻居官府的配合下加之消息到位才勉强获胜,还不能保证抓住那马匪头子。

        治世之大患,马匪占其一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