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马褂 (1 / 3)
为了看看自己的威望是不是已经建立起来了,崇祯决定找一个人开刀,其实也说不上是开刀,实际上只是想找点事情做一做而已。
翻旧账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朱由检于是想起了给自己的父亲明光宗泰昌皇帝开泻药的那个家伙--崔文升。
之所以选中崔文升是因为崔文升在宫中并不是什么实权人物,是一个比较容易捏的软柿子。同时,又听说崔文升已经投靠了魏忠贤,虽然不是魏忠贤最忠诚的伙伴,但也算是魏忠贤的人。
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大小太监们便开始瞎起哄起来,说什么:“崔文升是好人,不该杀。”
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这以后,崇祯皇帝便加快了调整自己身边的小太监们。于是一大批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太监被换成是自己身边的人,比较识相的老太监于是便主动提出辞职告老回家,崇祯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要说这崇祯皇帝可真不是一般人,赶走了魏忠贤的一些小伙伴以后,还不忘给魏忠贤一些甜头作为平衡。
很快,崇祯便以登基大典加恩的名义赐给魏忠贤的侄子宁国公,魏良卿和侄孙安平伯,魏鹏翼铁券丹书等物。
虽然崔文升的事情让崇祯皇帝很不快,但是为了大局为重,也只好忍了。
铁券丹书的到来,让魏忠贤放松了一点点,但魏忠贤明白,靠一块破铁保证家族今后的安宁,并不牢靠。
明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以文牍往来批复的方式体现权利和统治,大明的各价官僚机构要把大事小事逐条向皇帝汇报。
是的,不论多小的事都要汇报,只有在得到批复后才能按照天子的旨意执行,否则就是欺君。
欺君之罪是很严重的,往往死罪难逃。
下面的臣子们向他们的天子汇报工作或者请示亦或者有什么建议时都要提交“本”。
“本”又分为“题本”和“奏本”两种。而一般来说,所有的题奏本都应该得到批复,只有这样各部门才能遵循旨意而行。
从理论上来讲,皇帝应该亲自批改这些“本本”,但是明代长期以来实行的却是秘书处理制度。
没错,它就是明朝内阁制度。
内阁的老大,又叫内阁首辅,比如说张居正就是内阁首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