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混乱的市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混乱的市场 (2 / 3)
        首先范蠡到了齐国,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就请他当宰相。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定居,自称“朱公”,所以人们称他陶朱公。

        范蠡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经商才能,在19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

        范蠡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范蠡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界的楷模。

        范蠡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

        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

        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抛出。就这样,范蠡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年谷贱伤农与荒年民不聊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纪录的典范。《史记》中载其“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就是说在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在秦汉时代,人们就把那些巨富们称为“陶朱公”,其名字成了财富的代名词。

        市场上缺少什么,什么就贵,市场上不缺什么,什么就贱,这是自然规律。

        有了一万两银子的本钱,白少阳也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