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 (2 / 3)
        县令,自古就有百里侯之称,他们才是真正的亲民官,进士们本就是外来者,他们行事无所顾忌,直接听命于朝廷,对于地方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制衡。

        让进士下放地方,这还是唐以来的第一次,进士们很慌乱,这是理所应当的,观政两年,哪里懂得地方?

        但,不去地方,就只是纸上谈兵,执政都是虚妄的。

        “陛下,至九月,全国共有五百七十五县,其中,挂印而走者,七十有八,年过五十者,一百六十九人,若是加添上转运使衙门,判官,巡检等,差额总数超过五百!”

        新任的吏部尚书乃是曾经的右侍郎,名冯楚文,为数不多的湖南人,也是长沙府人士,有鉴于其清廉的背景,所以被留任,是朝廷上为数不多的湖南高官。

        毕竟,大部分的大臣,都是皇帝从岭南带过来的。

        “如此看来,这两百进士,还不够咯?”李嘉皱起眉头,这倒是出乎他的所料。

        “其实不然!”冯楚文轻声道:“回禀陛下,这些年,杂色入流及门荫子弟众多,但由于战乱未平,许多只是挂职而不曾入职,若是将他们任免于州县,可补缺额!”

        “不行!”李嘉摇摇头,直接说道:“这本就是陋习,亲民官可不是闲职,不是让他们来吃酒耍乐的。”

        门荫很好理解,门阀的残留,唐会典中说了,一品之子则七品,二品之子则正七品下……

        然后到孙一辈,再降一等。

        而所谓的杂色入流,其实也是官宦特权。

        文武六品以下,勋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子嗣,轮流到三品以上亲贵的家中担任侍从或缴纳品子课钱,十年期满后经兵部简试,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即可授官。

        说白了,就是当官的交钱,满十年,就可以去考核当官了。

        杂色入流选出来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州县等低级官,不会入中央。

        这也是为啥大唐一千五百县,每年只录取几十个进士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进士将来都是高官宰相的预备役,地方州县,都是其他官吏的子嗣。

        “去年不是选了许多秀才、举人吗?”李嘉站起身子,说道:“把那些举人们提拔一下,充任知县,也能填补几十个名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