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南蜀北汉 三十三章:郭淮献城归河北 刘雄称帝封群臣 (1 / 3)
第二百三十一章:郭淮献城归河北刘雄称帝封群臣
却说刘雄平定中原,乃令徐晃兵屯武关,与蜀军庞德部合围长安。再说那日司马懿父子循去后,王双、戴陵、秦朗、孙礼无不六神无主,就遣散了众军,几人抄小路直奔长安城内寻郭淮、王基等人。众将见面俱都唏嘘,人又报方舒孤身投河北去了。王双怒骂道:“此人只能享富贵,不能同患难,真无义小人也!”
郭淮道:“大势已去,人之常情耳!”孙礼道:“伯济素有主见,如今之势,该当如何?”淮哀叹无言。王基道:“如今四下被围,大王亦不知去向。以我之见,不如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
王双瞋目道:“王伯兴何胆怯也!城中尚有兵马万人;钱帛粮草,可支半年:奈何便降?”王基道:“吾等只剩长安一城,无援可助,纵有十年粮草,粮尽亦亡,何况兵无战心,如何守御?与其让士卒白白流血丧命,不如投降以全仁义。”守城将校闻之,皆堕泪大呼道:“王大人体恤士卒,句句真言,吾等若不降,只等埋骨捐尸耳!”秦朗、戴陵、孙礼等闻言皆叹。
郭淮凄然道:“军心已散,无力再战。眼下与西川有杀马孟起之仇,与河北有害关公之恨。彼此仇深似海,今降,恐命不保也。想我辈一身本领,自出仕以来,追随晋王东征北伐,何等威武,不料今日落的个尴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连缴械投降亦是如此不利,尚有何面目立于世间,不如以死了却此生!”言毕,拔出佩剑,便要自刎。
王基一把攀臂拦住道:“尚未至必死之时,请伯济切勿轻生。”又道:“某愿只身入许都,面见靠山王,只言片语,管教他整军列队,迎视吾等如上宾一般。”秦朗问道:“靠山王虽是英杰,吾等弑其二弟。汝欲如何说之?”
王基道:“吾见机而变,自有分寸。”便欲辞众人,郭淮道:“伯兴慢行。城东就乃河北大将徐晃营盘,不如且先拜会他一番,探些口风再说。”王基点头称善,孙礼道:“我愿出城与徐晃沟通。看他允是不允。”众人称善。
孙礼遂投徐晃营中来,备言愿出城议降。徐晃听后大喜,重待孙礼。礼道:“我等以城中百姓为念,愿开城投降。但恐与河北有害关公之恨,未知令主靠山王能相容否?”
徐晃道:“自古两军交战,白骨平铺荒野,民生哀怨沸腾。故今公等投降,实顺天时,从民心,真大仁大义之举也。吾主靠山王雄才伟略,英明仁德,岂能以旧日之仇,而塞断贤者之路?某徐晃今立誓于此,公等降后,倘吾主有何不周之处,某愿以死谢罪!”就折箭与孙礼纳誓。孙礼再三拜谢。徐晃亲自送归长安城中,并遣人相随致礼。
孙礼回得城内,众人接住,礼具言靠山王之德。王基道:“既如此,事不宜迟,我这就去面见靠山王。”径奔小路投许都而来。无数日,王基行至许都河北军营外,为巡营士卒所拦,王基道:“我是青州东莱人王基,快与我通报靠山王,某有要事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
时刘雄方定许都,引军在外驻扎,正与众将商议军事,闻王基至,惊道:“狗贼与孤有血仇,怎敢来此!”便要呼人擒下,徐庶拦住道:“王基乃海内名士,此来必为请降之事。大王切莫失贤者之心。”刘雄听后,反手入背,疑问道:“彼来果是请降乎?”
徐庶道:“大王可唤他进来,一问便知。”雄遂唤他入内。王基入帐施礼,直说献长安请降之事。刘雄道:“昔日云长之事,非怨公等,实乃各为其主也。虽如此,难息孤恨!”庞统道:““郭淮、王伯兴、王双等人文武双全,乃当世英杰,今肯弃暗投明,大王为何怀昔日之恨拒而不纳?”
王基道:“昔关君侯被害,大王怀恨如今。然则死在君侯刀下之魂,千千万万,亦如大王这般,安有河北今日之局面耶?大王既然如此,实非明主所托,吾王基既来,项上头颅在此,任尔等取之,又有何惧!”
刘雄见他神态凌然,心底一声喝彩,道:“公真好胆气!汝等与孤有杀弟之仇,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