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南蜀北汉 十七章:报血仇壮士反国 悲断肠痛失股肱 (3 / 3)
弘农府,往东直取洛阳。还请陛下速速调大将回夺,方可保社稷无忧。”曹睿从其说,就欲调大司马曹仁率军回京。
曹真急谏道:“不可。荆州要地,不容疏忽。若调曹大司马回京,能否从徐晃手中夺回荥阳,尚在五五之数。但荆州必失,那时该又如何?如今虽然烽烟四起,但中原四州依旧兵甲齐备,粮秣充足。兖州有少府陈泰坐镇,严守黄河岸口,河北军无能为也。豫州有程仲德把守,更兼汝南等地城郭坚厚,足可抵挡南蜀江东一路。陈休渊正与司马懿宛城鏖战,更是屡传捷报,大有进逼长安之势。唯徐州重地,位当要冲,乃河北军重点突破之机,只有李曼成镇守,恐力有不协。臣请即日率军往徐州去。但弘农重地,亦不可疏忽,望陛下调兵增援。”
桓阶道:“车骑将军之言甚合道理,请陛下准奏。”曹睿道:“不知派何人增援弘农?”曹真道:“征南将军夏侯尚,谋勇有略,足可胜任。”华歆急道:“不可。夏侯尚乃夏侯渊之侄,与反贼夏侯霸乃是堂兄,……”
话未说完,蒋济出班奏道:“夏侯伯仁忠君爱国,与先帝乃为至交。敢请陛下放心委任,臣敢以性命担保。”华歆道:“万一出了任何差池,国家社稷旦夕崩塌。至于太尉身家性命,要来何用?”
董昭道:“镇东将军曹纯之子曹演,少有俊名,现任禁军都尉,实是大材小用。请陛下封之,使其镇守弘农,足保无虞。”蒋干、桓范、吴质等附议,曹睿从之,遂封曹演为领军将军,克期增援弘农;又令曹真率五子下徐州坐镇。
商议定毕,桓阶奏道:“而今国内人心浮动,陛下何不御驾亲往宛、洛等地,巡视调查,以安民心。”曹睿乃从,引百官进发。留蒋济总览朝政。一路行宛城、走颍川、过洛阳,处处巡视,亲历农商,抚恤民意。于是人心渐定。
至魏太和二年春四月,魏主曹睿巡查毕,一路抵京许昌,太尉蒋济率众官出迎。魏主曹睿见蒋济面容憔悴,尽显疲惫,抚慰道:“太尉奉公克己,为国操劳,甚是辛苦。”
蒋济拜道:“为臣分内,岂敢言苦?今陛下回都,朝野无事,老臣乞假三日,略歇残躯。”曹睿道:“太尉为国利民,连日辛劳,自当好生歇息。”便赐蒋济金银、美酒。济拜谢,将朝中事务尽托给司空陈群,太仆桓范。自回宅休养去了。
待到第四日,不见蒋济上朝。曹睿使人往太尉府去请,门公道:“太尉三日前与公子蒋秀称外出游玩,便服出府,不知何处去了,至今未归。”魏主闻报,甚觉不妙;使人在许都四下寻找,并不见踪迹。惊惶之下,同众臣亲入府内,细细搜索。只见太尉、尚书令印绶,与曹睿所赐之物,尽封在书房内。府内丫鬟、仆人尽皆散去。
曹睿呆若木鸡,颓然无语。正此时,小校来讯,说在太尉府大堂里搜出一封书信在此,曹睿急拆开,细细看时,略云:
“罪臣蒋济百拜大魏皇帝驾前:臣自随太祖起兵三十年也,劳心劳力,无怨无悔。而今固辞陛下,别游林泉,是以留三分旧情,亦除种、信之咎。临别有微言,聊作芹献:王朗虽有文若治国之才,却无文若之德;华歆虽有文和洞察之智,却无文和之巧。是以二人虽智谋过人,但性狭而喜专权,好以巧计显己能,常少远谋定君心。陛下言听计从,以至迷心颠行,群下离心,此君王之大忌。如若外事不决问曹仁,内事不决问程昱,则可避免诸多杀戮。临行肺腑之言逆耳,愿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自有主见,事有躬亲,则大魏幸甚,天下幸甚。勉之,勉之。罪臣蒋济再拜!”
曹睿览毕,目瞪口呆,泣道:“不想荀尚书辞隐,蒋太尉却也弃朕。这大魏天下,何以保得?”言罢垂泪。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