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碧血丹心 四十九章:太史慈神射震军 黄须儿兵败子午 (1 / 3)
第一百四十七回:太史慈神射震军黄须儿兵败子午
却说太史慈领了军令,当夜暗渡陈仓,次日天明,正碰一军来迎,乃曹彰部将王倡也,此时引军巡视,正遇太史慈,遂来迎战。慈拍马绰枪而上,战不三合,刺翻马下,军士四散退走。太史慈率先奇袭,四处举火;孔明从后率军鼓噪杀入,魏军大乱,四散溃逃。
曹彰引千余残兵奔回下辨去了。司马懿迎入帐内,彰具述被袭。懿闻听,惊出一身冷汗,道:“孔明怎会如此神速?”彰道:“他从陈仓小道奔来。”正说间,人报孔明引军杀来,列于营前搦战。
司马懿登上高楼观之,只见川军布阵于山前,密密麻麻,不可数计。孔明独坐四轮车,手持羽扇,立于门旗之下,英姿凛凛,颇有仙人之姿。司马懿暗暗称赞,乃与曹彰道:“今川军气盛,以吾孤军,胜孔明甚难矣。眼下之计,只能坚守此地,以逸待劳,耗其粮草,方可再图破敌之计。”曹彰然之,乃令坚守,旬日不战。
孔明见司马懿不战,乃与众将道:“兵法云:‘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司马懿知我欲攻下辨,日夜备守。却不知其子午谷小道空虚,何不出奇兵袭之,佯攻长安,以乱其军心。”众将赞道:“此计甚妙!”孔明乃令吴懿、吴班引军于营前虚张声势,佯作搦战,暗拨太史慈、张翼二人引万余精兵,悄袭子午谷。
这曹彰虽是莽撞,却也知长安要地;闻太史慈从子午谷奇袭,心神不宁,惊问司马懿道:“长安已失,吾军无后路,将何处以归?”司马懿道:“君侯勿忧,可即引一支人马,连夜去伏子午谷,与吾军东西遥应。”
曹彰道:“此事关系重大,须吾亲自前往,相烦仲达在此御敌。”懿道:“如此吾为君侯掩护。”曹彰然之,当下收拾停当,饱食上马,引一军当先冲突往南。正遇川将吴懿,吴班拦住。曹彰奋力冲杀,二将败走。司马懿忙引军,冲杀一阵,见曹彰已走,乃引军回。军士报入孔明大营,邓芝笑道:“中军师计矣!此必是曹彰去伏子午谷,幸军师早已料了。”
却说曹彰离了下辨,一路急急往子午谷而行。走了半日,人困马乏,方欲下马歇息。忽听一声炮响,李恢引伏兵杀出,曹彰知已中计,回马便走。李恢率部追来。
曹彰拔马快奔,正行间,前一军如狼似虎,杀奔而来,彰暗暗叫苦,孰料那将进前喝道:“君侯速退,吾来挡之!”定睛看时,却是王双。原来王双在散关,知诸葛亮暗渡陈仓后,气愤填膺,不期被张裔诈做败兵袭了关隘。遂往下辨走,又遇诸葛亮堵死山口,无奈之下,就从子午谷回长安,半路正遇曹彰。
当下替曹彰挡住追兵,李恢围杀一阵便走。王双拔马往子午谷走,行不多远,又有一军拦路,为首一将,赤马钢刀,大喝道:“贼将速速下马!南安庞德在此!”王双不敢迎战,拔马往斜刺而走。
庞德苦追不舍,王双欲使流星锤暗算,不料因逃得匆忙,三个流星锤都已丢失,只得拍马狂奔。庞德奋力追赶,看看将及,忽山坳内涌出千余骑,为首一将,挺刀骤马,让过王双,厉声喝道:“许褚在此!”庞德勒马观看,来将正是曹操近卫大将许褚也。心知许褚在此,曹操亦在左近。遂不再进,引军退去。
许褚也不追赶,救了王双,往回便走。转过一个山头,望见大军前行,前军簇涌一人而出。此人庄严威武,胯绝影马,持倚天剑,身着锦袍金甲,表露一派王者风范。王双心下思定,下马便拜:“末将不知大王驾到,未及迎接,望大王恕罪!”操问道:“汝是何人?”
王双道:“末将乃雍凉都督司马懿麾下候部将王双也,因替鄢陵候阻挡追兵,兵败至此。”操令其起身道:“孤闻彰儿与孔明交兵,不知胜负,故引大军来迎。前方探马,一路来打探
消息。方才见将军被追得急,故令许褚救了你。”王双连忙逊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