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碧血丹心 十八章:传密令衣血带诏 讨国贼五臣死节 (2 / 3)
计:陛下可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孔融;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可以昼夜画策,神鬼不觉矣。”帝然之,伏完辞出。
帝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孔融入。融见帝礼毕,帝道:“朕念孔大人多年为国操劳份上,故特宣入慰劳。”融顿首拜谢。
帝道:“卿当衣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遂解袍带赐之,密语道:“卿归可细观之,勿负朕意。”融会意,穿袍系带,辞帝回府。至夜独坐书院中,将袍仔细反复看了,并无一物。
孔融思道:“天子赐我袍带,命我细观,必非无意;今不见甚踪迹,何也?”随又取玉带检看,忽发现内失一角,急取刀拆开视之,乃天子手书血字密诏也。诏道:“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污蔑皇戚;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十六年春三月诏。”
孔融览毕,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晨起,便寻耿纪、韦晃、金祎、赵彦、种辑五人来商议,将帝血书于众人看。金祎道:“操贼弄权,国家危卵。吾等祖宗世食汉禄,岂无忠心?愿助孔大夫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耿纪道:“既然如此,当于密室同立义状,各舍三族,以报君恩。”众人称善。孔融乃取白绢一幅,各人书名画字。事毕。孔融道:“来日某辞曹公,然后带血诏入益州,命刘玄德奉旨兴兵。汝等在京中可密聚同志,召集家丁勇士以备。待时机至时,就夺占京师,共谋大事。”众人称善,各自散去。
次日朝会,融进言道:“河北刘雄、益州刘备,皆汉室宗亲,乃今上叔辈,虽窃大郡,亦是报国安民,守疆阔土。臣以为:可先下诏平反,然后……”话未说完,曹操阔步而出,目现凶光,怒道:“孔大人何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耶?似此等叛国逆臣,只宜出兵剿灭,肃清国境,以为天下宵小所惧!”
时有荀彧在侧,恐操怒而杀孔融,急出奏道:“臣有一计,可令其尽服王化,使丞相与三军将士免征战之劳。”操道:“荀侍中既有良策,可当殿奏明。”
彧从容奏道:“孔大人乃圣人之后,贤名布于天下,四海仰望。何不奉文举南下,宣天子恩旨,令刘备归附,率众来朝;若其至,由丞相审度钧意,去其兵权,量才委用,可兵不血刃,天下归心。若其不至,则下檄文诏告天下,兴义师讨伐不臣。此两全之策也。”操道:“荀大夫之言是也,愿圣上下旨。”帝遂似旨,令孔融出使。
及散朝,荀彧窥左右无人,暗扯融袖,低声道:“公知吾殿前举荐之意乎?”融笑而不语。彧道:“文举此去,可暗带家小出城,自此便如鱼入海,鸟入林,可选仕天下,亦可隐居林泉,切勿再归矣!”融道:“融自有计较,多谢文若相告!”遂归府宅,遣人打点行装,出京投南而去。
于路非只一日,及至成都,刘备接着殿中。融大喜,望天叹道:“天不亡汉!”两人屋内坐定,融道:“今有圣上血诏圣谕,诏皇叔克期勤王。”遂出血诏予备看,备看罢,大哭不止。又教众将传阅,众人观之,群情激愤。
融哭拜道:“愿皇叔早兴勤王之兵,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则天子幸甚,万民幸甚,汉家基业幸甚。”玄德扶起,指北骂道:“某刘备誓与曹操不两立也。”融道:“如此某替天下苍生感皇叔恩德。”次日,孔融乃辞,临行再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