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汉末雄风 九十二:勇谋双下纵精骑 止化千云垒社稷 (2 / 2)
忽有汉军斥候从城外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报道:“高句丽大将全盛已经得知丸都城遇袭的消息,正从光州城率兵回援!”策道:“有多少人马,距离此地尚有多远?”斥候报说:“约有两万人马,距此尚有二百余里。预计明日午后抵达。”在场众军闻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孙策吩咐程普道:“速速整备军马退入城外。”于是挟持国主武臣,由黄盖开路,渐次退往城南一座山坡之上。高句丽军队不敢妄动,只是步步跟紧。待至次日午后,全盛率兵而来,先分置兵马将山坡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又命人送上粮食酒肉予汉军享用。
待至黄昏,忽一人全副甲胄奔上山来,那人身高伟岸,面容刚毅,大叫道:“我乃高句丽大将全盛,要面见你们主将孙策。”策闻言而出,厉声道:“你有何话说?”全盛道:“某来劝将军放了我国主,然后领兵回去。如此两国之间即可重归盟好,永不相负。”策大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汝当我孙策乃三岁孩童么?休拿言语来搪塞我!”
全盛道:“将军不必急于回复,某给你两日时间考虑。期间一应粮食某皆会一一应付。”跟着又朝国主武臣跪拜道:“臣无能,使大王受惊了。容臣说句大不敬之言:大王膝下有七子,敢问大王殡天之后,何人可继王位。”
武臣仰头长叹一声,接着厉声喝道:“两日之后,孤若不能平安回城。就将此地汉军尽数绞杀,一个不留!然后扶世子槿登位。”全盛跪拜
接旨:“臣谨遵大王之命。”武臣又道:“待槿儿登基之后,即刻挥军南下,攻伐辽东,穷高句丽倾国之力也要与汉人一决雌雄。”全盛道:“臣必不负大王所托!”跪拜行礼后,退回山下。
北疆异域,入夜静寂无声。孙策并未为难高句丽国主武臣,相反还给他搭建帐篷,供他安寝。武臣在帐中思虑万千,无心睡眠。忽一人步入营内,拱手寒暄道:“王上,在下阚泽这厢见礼了!”武臣见来人青袍长身,颇有气度,微微有些诧异。旋即拱手还礼:“阶下之囚,何敢劳烦先生过问。这大王二字,不提也罢!”示意阚泽落座,亲自斟茶。
阚泽道:“今日之事,并非吾与大王所想看到的。我大汉与彼国近日无仇,往日无冤,不知大王因何主动挑起战事?”
武臣长叹一声:“此事说来话长。原是夫馀国主为报其弟之仇,前来邀我出兵。他说汉军此番出兵大败燕王,必会将我两国夷为平地,以绝后患。我一时听信谗言,顾有此失。”
阚泽道:“我大汉素来以忠孝治国,以仁义治军,安能行至事乎?某此番来就是与大王商议,使两国重复良疆之好。未知大王之意如何?”武臣沉吟良久,反问道:“汝主靠山王名满天下,未知其人如何?”
阚泽答道:“吾主聪明仁智、礼贤待人,更兼文武双全,实乃雄才大略之主也。”武臣笑道:“世间安有这般主公也?先生过誉太甚!”泽道:“非也。吾主纳郭奉孝于市井,是其聪也;拔孙伯符于行阵,是其明也;屡获敌将而不害,是其仁也;一路行军攻无不克,是其智也;据河北三州而虎视天下,是其雄也;为大汉安定边塞,开疆扩土,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才大略之主乎?”
武臣沉思片刻,又问道:“似先生这般博学多才之士,河北尚有几人乎?”阚泽大笑道:“称为旷世奇才者有**十人上下;如某这般愚鲁之辈,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计。”
武臣道:“天朝上国,人杰地灵。非我塞外蛮夷之辈所能仰望也!”遂离席下拜:“孤闻先生之言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愿与大汉永结盟好。誓不反矣!”阚泽大喜,亦洒泪拜道:“大王睿智通达,真乃两国子民之幸!天下之幸也!”遂与武臣一同来见孙策,备说详情。策喜拜道:“某替三军将士感覆大王之恩。”遂与武臣携手共入丸都城去。
高句丽军民信道颂经者居多,素来不愿打仗动武。今闻说两国和解,各都欢歌载舞庆贺。当夜,武臣大摆宴席,邀请全民同乐,时歌舞鼎盛,篝火熊熊,两**将各尽一欢。
高句丽国人尽献樱罗、乌梅、人参等珍物待客;北疆之地,物珍味鲜,棕熊为食,烈鹰做菜,端得是奇珍异味;又有青红美酒,醉人心脾,复得异族美女当席献舞,真是婀娜多姿,赏心悦目。众军于大战余生之后,竟享此乐,不由尽皆举杯狂欢,山呼万岁。声震寰宇,四野轰鸣。后有诗道:“千里奔袭几欲休,三番鏖战夺岭丘。干戈止息功社稷,万古载奏垂千秋!”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