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汉末雄风 九十:征北疆刘雄大兴兵 抗天兵番将两败 (1 / 2)
第九十章:征北疆刘雄大兴兵抗天兵番将两败阵
却说刘雄打破襄平,安民已毕。人报百济大将宇文豪率本部二千余精兵,一直屯守居历小县,时刻欲奇袭我军,救出大相佐车撰。雄便欲出兵,郭嘉道:“前时擒得百济大相佐车撰。若能再擒下这员番将。就在这二人身上,与百济国打通关系,使边疆安固。”雄然其说,乃定计活捉宇文豪。
令张飞、孙策、关羽三面攻城,只留北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伏下一军,宇文豪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当夜刘雄命士兵短衣持刀,首先爬上城放火。官军三路攻城,宇文豪见城不可守,上马投北走,行约二十多里,忽然喊声大起。豪急待走时,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窝阔达、赵云奔出,将宇文豪擒住,解投襄平而来。
刘雄知擒到宇文豪,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以锦袍披之,请入寨中。片刻小军亦解来车撰。雄请二人落座,奉酒食压惊,道:“百济本是大汉属国,二公奈何从贼也?孤今将二位将军放回去,务必劝百济国主,毋要再行兵祸,使两国重归盟好。”
车撰拜道:“大王云天高义,我回国之后,定会奉劝我朝国主,使两国同归交好。”宇文豪亦伏地叩拜。雄大喜,命诸将入账叙礼问候。席间赵云笑谓豪道:“昔日在云松林之时,若将军擒得我,还相害否?”豪举杯笑道:“未可知也。”众人皆乐。
停歇数日,车撰前来请辞,雄亲引众将相送。忽有流星探马飞报:“夫馀国主尉仇卜遣大将铁拿忠,联合高句丽,大起精兵十万,要为其弟尉仇台报仇,前军已至梁口。”众将皆惊。
刘雄道:“蛮夷素来不服我天朝上国,实国家之大患也。孤当自领大军,前去征讨。”满宠奏道:“北方苦寒之地,不毛之乡。大王秉三州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何不遣一大将讨之?”
刘雄道:“高句丽、夫馀二国,离天朝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孤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轻易托人。”田畴道:“公孙度遂兵败势尽,但其经营辽东多年,树大根深;今若大王引兵北进,倘其余孽乘虚作乱,为祸亦不浅矣:请大王三思。”雄略思,转问郭嘉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答道:“小生以为:诸公之言差矣。王上威震天下,边疆之人无不敬佩。他今敢出兵来战,必倾全国之兵,而其后防势必空虚。若遣一大将领军绕过梁口,直取两国。而大王督军在正面与其抗衡,则二国皆可破矣!”
刘雄道:“奉孝之言极是。何人愿领兵出征?”嘉道:“小生以为孙伯符最为合适。”雄然其说,遂命孙策为将,率程普、黄盖、阚泽并两万精锐。又表杜义归为安国将军,赵璟为军骑将军,使二人为向导同去。留关羽所部镇守辽东,安仲卿镇守上濑。自引其余诸将倍道轻骑而进。孙策临行之时,郭嘉嘱咐道:“欲破敌国,须牢记兵贵神速。伯符万事小心,早日凯旋。”策再三拜谢,点兵去讫。
辽东大地,自来多风少雨。悠扬的号角此起彼伏,响彻天际。猎猎的旌旗迎风招展,遮尘蔽日。汉军主力行无数日,已近边荒地带,但见黄沙漠漠,狂风四
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
郭嘉此时不伏水土,卧病车上。雄泣道:“孤一人固执,使奉孝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孤心何安!”嘉笑道:“小生初平二年跟随大王,至今十余年矣。深感大王知遇之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刘雄道:“北地如此崎岖,奉孝不宜再远涉。今可回冀州安心静养,待孤凯旋之日,再来与奉孝相伴畅叙。”遂命令狐青引幽云十八骑护送郭嘉回冀州养病。临别之际,雄握嘉手道:“奉孝且要好生保重,休负今日君臣之约。”嘉含泪颔首。刘雄洒泪相别,自引三军轻兵兼道而进。
大军行至梁口,两军相对。铁拿忠令高句丽大将宣涛出战,涛身长九尺,黑面獠牙,容貌丑恶,使一杆鬼头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出阵交战。雄令窝阔达交战,又吩咐用计生擒。窝阔达得令而出,两下交锋。战不数合,窝阔达败走,宣涛随后赶来。走不数里,喊声大震。张飞引伏兵杀来,绝其后路。达复回,斗过三十合,将宣涛生擒。解来见刘雄。
刘雄令去其缚,以酒食待之,问道:“公乃何国人氏?”涛道:“某乃高句丽人。是真九义将军麾下部将。”雄道:“孤知将军乃忠义之士,今为夫馀人所惑,以致如此。孤今放汝回去,转告汝国将军,早早罢兵,免遭大祸。”宣涛拜谢而去。
次日,铁拿忠至寨。两下礼毕,问真九义道:“宣涛将军如何回也?”九义道:“汉将以义放之。”忠道:“此乃汉将反间之计:欲令我两人不和,故施此谋也。”真九义道:“或许如此。”忠道:“汉军远来行军到此,肯定疲惫。我今探得他扎营之后有一小路,今夜可以夜袭,如能一举得手,则大势定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